临汾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综述

2019-12-17 09:23:4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自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设立以来,检察机关作为宪法明确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通过检察建议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职,推动相关单位和企业堵漏建制,促进行政执法机关严格监管执法,可谓是 “对症下药”。

  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立足法律监督职能,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公共利益痛点、难点持续发力,办理了一批公益诉讼案件,切实维护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截至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共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711件,立案624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84件,办案数据居全省前列。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9件,法院已判决18件,全部支持了检察机关的诉讼请求,办理的全省首例十倍惩罚性赔偿案件,对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加大违法者违法犯罪成本,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减少食品安全方面违法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大办案力度 突出办案质效

  2019年,通过召开全市公益诉讼工作推进会,分解工作任务,突出重点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的案件办理,要求全市检察机关将加强公益诉讼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严格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权,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加大办案力度,推动法律监督水平跃上新台阶。同时,市县两级检察长亲自办案,重要工作直接部署、重大问题直接过问、重点环节直接协调、重要案件直接督办,充分发挥了在解决分歧、排除阻力中的协调作用和具体案件中的引领作用,稳步推进全市公益诉讼工作。

  在持续加大办案力度、推动领域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全市检察机关扎实开展调查取证工作,把提升办案质效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提高整改率为目的,更加注重案件办理质量和监督的精准性,不断提升检察建议的质量和实效,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案件。其中曲沃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排碱沟河道垃圾污染环境、阻碍行洪一案被省检察院确定为全省第三批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同时,坚持效果导向,注重以个案办理推动行业和区域相关问题的集中整治,努力做到办理一案、警示一片,教育引导社会面,实现标本兼治,树立检察工作权威。

  完善办案机制 开展专项活动

  为了促进构建监督刚性机制,借助地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及相关部门的力量搭建沟通平台,推广实行了检察建议公开宣告、现场送达制度及诉前圆桌会议制度。检察建议公开宣告、现场送达制度改变了以往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文来文往的做法,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在发挥检察监督职能的同时,有助于释法说理与宣传,提升案件办理的权威性与实效性。诉前圆桌会议制度力争凝聚广泛共识,形成各方合力,促进行政机关主动履职纠错,将问题解决在诉前,节约司法资源,提高监督质效,以最少的司法投入,获得最佳办案效果。

  全市检察机关秉持“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的理念,将高检院、省院的工作部署和临汾实际紧密结合,依次开展了“舌尖上的安全”、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携手清四乱 保护河湖生态”、煤矸石治理、保健品市场整治及医疗废物处理专项活动,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舌尖上的安全”专项活动发出检察建议104份,依法从严打击了食药安全违法犯罪,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安全、用得放心;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活动发出检察建议70份,有效遏制了企业污染排放、工地扬尘等违法行为;“携手清四乱 保护河湖生态”专项活动发出检察建议93份,促使我市汾河及其支流河道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煤矸石治理专项活动发出检察建议28份,促使煤矸石等污染物初步得到了规范处置,矿山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恢复;保健品市场整治专项活动发出检察建议3份,对保健品恶意推销、欺诈消费者等违法行为进行了有效治理;医疗废物处理专项活动发出检察建议17份,加强了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有效保护了环境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加强沟通联系 加大宣传力度

  市人民检察院进一步加强与行政执法机关的联系,深入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行政执法机关座谈沟通,初步形成了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常态化沟通和协调机制,就行政机关执法工作情况和公益诉讼工作情况进行相互通报。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就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法律适用、案件管辖、协同工作机制等达成共识,确保诉讼效果。

  与此同时,全市检察机关主动把公益诉讼宣传工作纳入党委、人大、政府宣传的大格局中谋划和推进,不断提升公益诉讼工作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全市17个县(市、区)院均在高速路口或县城醒目位置设立了“检察公益诉讼 守护美好家园”大型宣传牌,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公益诉讼宣传“全覆盖”。

  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是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道重要防线,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守护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全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达到了双赢多赢共赢办案目的。保护了生态环境和资源,督促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的河道18.1公里,清理被污染水域面积117.5亩,清理河道垃圾79022立方米。整治环境污染企业1家,督促清除违法堆放的生活垃圾4227万吨,督促回收和清理生产类固体废物2900万吨,其中煤矸石2040万吨。共挽回、复垦耕地23亩,挽回国有林地21.72亩。守护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整治学校食堂29家,保护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1处;督促查处销售假药18种,价值100万元。挽回了国有财产损失,督促保护各级国有文物17处;督促收回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57.4万元。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将继续围绕市委工作大局,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强化担当,勇于作为,真正当好公共利益的代表、公平正义的守护者,不断推动公益诉讼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记者 白洁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