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晋浏悦,‘浏’谐音‘六’,寓意这是你们救助的第六个弃婴,‘悦’就是高兴愉快,小名可以叫‘悦悦’,希望她可以永远开心快乐。”
“晋吾恙,小名叫‘暖暖’,愿小宝贝在众人的暖心关爱下,一生无恙。”
“晋以默,请允许我们默默爱着她,为她祝福。”
……
12月17日,题目为《情暖寒冬 山西浮山弃婴获救助》的微信文章在朋友圈广泛传播,爱心人士纷纷在这篇文章下留言,帮助这名弃婴起名字,方便小宝贝在北京办理住院手续。
“晋宪华,小名叫‘顺六’。”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高祥说这是孩子最终的名字。“我们不知道孩子的出生日期,她是12月4日在浮山县城北外环路小邢村一家轮胎店附近被好心人发现的,那天是第六个宪法日,这便是‘宪’字的由来,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所以她的名字中带个‘华’字。小名‘顺六’是希望她今后的生活能够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高祥清晰地记得救助小“顺六”的点滴:12月4日,小“顺六”被送往浮山县人民医院,被诊断为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厚、三尖瓣大量反流、肺动脉高压,情况不容乐观;12月5日,高祥联系到同为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的时利军,向有救助患病弃婴丰富经验的他请求帮助;12月10日,时利军与浮山县人民医院取得了联系,并在第一时间申请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的救助,基金会同意介入救助;12月11日,志愿者前往浮山县人民医院协商具体救助工作;12月12日,经多方沟通,最终确定小“顺六”于12月13日踏上去北京求医的征程……
就这样,12月13日8点20分,时利军、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成俊宝和浮山县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刘振基,带着小“顺六”在临汾西站汇合。
成俊宝坦言,那几天他身体不太好,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之所以愿意一同护送小“顺六”到北京接受治疗,是因为时利军的一句话。“他说‘资助孩子的热心人有很多,但能救孩子的只有我们。因为我们有丰富的救助经验、资源,所以我们有这个责任’。”
12月13日上午,距离开车时间还有近40分钟,临汾西站党总支书记刘素红了解到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护送患病弃婴赴京治疗实情后,第一时间安排他们到母婴候车室休息,并为他们安排了绿色通道。
一路上,列车长杨芳对时利军一行提供了各种帮助,并通过广播在列车上为小“顺六”寻找医务工作者,方便在紧急情况下协助实施救治。
尽管获得了不少好心人的帮助,但这一路上可谓艰辛坎坷。
5个多小时的路程,在小小的车厢里,时利军走了两万多步。“一停下来小‘顺六’就会哭,所以我们得抱着她不停地走。为了让孩子睡得舒服,我们连胳膊都不敢动一下。”
从石家庄到北京的路程,成俊宝现在想起来仍心有余悸:“这一路上孩子不停地哭,生怕她会有什么意外,整个车程我们的心都是悬着的。”
12月13日15时01分,时利军一行到达北京西站,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已经带着氧气袋等候在出站口;15时55分,他们抵达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16时05分,小“顺六”进入病房接受检查……
然而,病情比预计得还要复杂。“幸好当地医院护理到位,加上救助决策、转院工作比较及时,不然这么复杂的病情,再晚来几天就回天乏术了。”回想起这次救助,时利军和成俊宝依然会冒出一身冷汗。
“对于这些弃婴来说,我们好像握着他们生命之门的钥匙。”时利军难掩自己的无奈,“但很遗憾,这把钥匙不一定能打开所有的生命之门。”时利军说他们共救助过6个弃婴,有的已经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每当看着这些小生命逝去,那种悲伤感、无助感是无法描述的,这也成了志愿者心中一道很难愈合的伤痕。但为了一点点生的可能,志愿者们选择了一次又一次的坚持。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希望小“顺六”因为这些爱心人士的全力以赴而无惧严寒。
记者 安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