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透过网络频关注 孩子:感觉像是被监视

2013-11-17 20:20:5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弓佩玉)QQ、微信等聊天软件,让互不相识的两个人通过阅读对方的空间动态、朋友圈,就可以对其日常生活略知一二。不少父母为了更加了解孩子,便化身孩子好友,密切关注孩子发布的每条动态,希望通过网络了解孩子的“另一面”。本应该越来越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却衍生出一种奇怪的现象:父母拼命关注,孩子却在努力屏蔽。

“我把妈妈加进QQ好友,可她一看见我上线就问我在干嘛!有时候睡的稍晚了点,她就会打来电话叮嘱我早点睡觉。不仅如此,其他亲戚看到我当前状态显示为‘我在线上’时,也会问我同样的问题。虽然也知道他们这是出于关心,可是却有一种被监视的感觉。”正在读大一的佳慧告诉记者,为了避免妈妈的来电“查岗”,便设置了“在线对其隐身”,这样一来,妈妈便看不到她上线。“尽管觉得对妈妈有点不公平,但这也是避免被监视的无奈之选。另外,班里也有很多同学根本就不会加亲戚为好友,生怕他们相互‘告状’。”

佳慧告诉记者,自从设置了“在线对其隐身”后,她并没有感觉有所“轻松”。“没有加妈妈为好友前,空间就是我的网络日记本,我可以畅所欲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是自从妈妈成为了我的好友,发表说说以前还得思考很长时间。”佳慧告诉记者,其实有些事情不是不想让妈妈知道,而是害怕妈妈知道后会小题大做。

“她不仅会把我的动态、日志、留言一条不落地看完,就连同学的评论也会翻看一遍。当然,有时候也会有一些男同学的留言。当她看见以后,就会马上打电话询问我们之间的关系,这让我感觉没有了隐私。”据佳慧介绍,妈妈的关心让她喘不过气,就这样,她又设置了空间访问权限。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曹昌平告诉记者,现在这种情况很普遍。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形成“自我意识”,渴望表达自我,此时QQ、微信便充当了一个“心情记录者”的角色。但值得注意的是,说说、状态等只是孩子一时的情绪发泄,一两句过激的言语并不能说明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父母不必过于激动。

“对于父母而言,平常多注意与孩子面对面的交流,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关系,这样才能与孩子无话不谈。如果确实要通过朋友圈、空间动态等对孩子进行关注,那尽量保持沉默,把这些只是当成是一个了解孩子的平台,而不是孩子镜子式的反映。”曹昌平如是说。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