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关工委是党和政府教育青少年的参谋和助手,是联系青少年的桥梁和纽带。进入新时期,关心下一代工作越来越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性和紧迫性。赵城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关工委工作放在心里、摆在位置、拿在手上,坚持“从战略高度抓认识、从务实层面抓队伍、从活动平台抓载体、从感恩教育抓阵地”的工作思路,使关工委起到了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是从战略高度抓认识。赵城镇党委、政府一班人,从一开始就站在促进全镇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高度,充分尊重老领导、老同志,认真审视关工委工作。我们把老领导、老同志看成是非常宝贵的难得的财富。他们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务实的作风值得我们称道,他们坚定的立场值得我们钦佩,他们高尚的人格值得我们尊敬。我们没有把关工委工作看成是短期的行为,而是当成惠及千秋的伟大事业。
关工委工作一头连着老,一头连着小,是抓在当下、利在万代的事业,这项事业,不是急于求成的短期政绩,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鉴于此,我们把关工委纳入重要议程日程。在安排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换届、教育资源整合等有利时机,抓好全镇关工委组织组建,使关工委工作得 以同步推进。在具体工作中,广泛动员老干部、老党员、老村干、老教师、老模范参与新农村建设,把关工委工作向村组延伸,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融合,逐步形成了有组织、有班子、有队伍、有活动阵地、有工作计划的关工委工作格局。
二是从务实层面抓队伍。“五老”是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依靠力量,大力发挥“五老”队伍的作用,是关工委工作的优势和特色所在。赵城镇党委政府从摸清“五老”队伍入手,通过班子成员出面动员一批、“五老”同志联络一批、各种活动带出一批、党政领导与新的离退休人员谈话推荐一批,不断充实壮大关工委队伍。全镇200余名关工委工作人员中,有德高望重的老领导,有经验丰富的基层工作者,有身处一线的教育教学能手。通过开展“老少互动、双向关爱”、老少共建、老少共育等富有特色的活动,展示了镇村关工委队伍的务实工作,青春活力所在。
三是从活动平台抓载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抓好关工委工作的最好载体。我们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对象,有目的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3月学雷锋活动月,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关爱遗烈属”活动;在母亲节、教师节,组织开展感恩励志教育;在清明节,组织青少年学生观看革命 影片、祭扫烈士陵园,邀请老党员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在国庆节,开展“祖国好、家乡美”诗歌演讲比赛和“唱红歌、读经典、看红色故事”活动;开展感恩父母、“中华魂”读书活动、“大手拉小手”、“老少共读一本书”、“文明我先行,礼仪伴成长”等活动,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帮助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立身做人的基础,增强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意识,确保教育效果入耳入脑入心灵,关工委工作有声有色有效果。
四是从感恩教育抓阵地。学校是关工委工作的主阵地,我们提出了从学校入手,从娃娃抓起,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感恩教育的工作思路。我们在中小学校开展了以“送知识、送温暖、送亲情”为主要内容的爱心行动,向家长通报孩子的学习生活表现。每年新生入学,鼓励号召企业家开展“扶贫帮教”活动,给贫困学生送去资助金,让他们从小就植根知恩图报、感恩社会的情怀,2013年全镇发放资助金达到6万余元。各村关工委与村小学建立工作联系制度,通过走访、电话联系、召开群众会等形式,敦促监护人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管理,使广大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学习有人辅导、生活有人指导、理想信念有人引导,形成家庭监 护、村组管护、社会呵护、法律维护的立体网络。镇关工委以妇联、共青团为依托,切实做好留守儿童的数据统计和完善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关爱留守儿童,让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也加入到了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伍。通过学校这个主阵地,全镇目前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网络,推动感恩教育从娃娃抓起,关工委工作从娃娃抓起。
近年来,赵城镇关工委工作做了一些工作,探索了一些做法,取得了一些成绩。
以后,我们要把支持、做好关工委的工作提高到贯彻、落实到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高度来看待,紧紧抓住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这一核心,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措施,为关工委工作提供良好条件,全力做好关工委工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不懈努力。
王秋平 (作者系洪洞县赵城镇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