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精兵强将 保障工程建设

2013-12-17 08:38: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今年,全市司法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全力服务“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认真按照建设“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建设的要求,提升法律服务水平。为充分发挥作用,市司法局与市综改办联合下发了《临汾市法律服务和保障转型综改实验区建设实施意见》,与市重点工程项目办联合下发了《律师、公证服务(“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实施方案》,进一步充实和加强了法律服务力量,促进了全市律师、公证工作积极参与服务本辖区重点项目建设。

提高法律服务水平 服务重点工程建设

紧紧围绕“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服务发展上水平。根据建设“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的要求,市司法局进一步充实和加强了法律服务的力量,全市公证、律师机构积极参与服务本辖区重点工程建设,开展了一站式、定点式的法律服务工作,开通“绿色服务通道”,积极参与法律性文件的制定,参与项目的洽谈、合同的起草、工程的建设等。公证机构为《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区域内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办理公证3800件(招投标现场监督公证227件、办理保全送达文书证据公证418件、土地征用公证171件、房屋拆迁公证2984件)。今年,侯马市先后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市容整治,拆迁面积近30万平方米,涉及到的拆迁户2000多户。苗文锋、郭军、王学礼等几名律师进驻指挥部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法律服务任务。《临汾日报》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霍永高速公路作为全省的重点工程,横贯汾西县5个乡镇。汾西县司法局组织荣辉律师事务所精干力量,妥善处理了4起因高速征地补偿款引发纠纷的案件,依法解决了纠纷,保障了高速公路工程顺利进行;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临汾有限公司为了下属企业转型,需与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借款10亿元人民币,平阳公证处根据市局的安排,积极为该企业提供了有效的法律咨询、文书修改及操作办法等公证服务,使双方签订了10亿人民币的《授信额度借款协议》;临汾纺织厂原系国有大型企业,依据政策破产后,企业职工居住的住房简陋、环境较差、安全隐患多;平阳公证处积极参与这一棚户区改造项目,为拆迁改造涉及到的169户进行了公证,保证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如期进行;华尧公证处积极参与尧都区重点工程,为保障性住房分配、东城环境整治、贾得工业园区建设、尧王台生态项目建设、五一东路、二中路拓宽改造提供了现场监督公证227余份。

实施“六五”普法规划 推进“法治临汾”建设

今年市、县两级都利用干部学习大讲堂进行法制教育,使法治临汾、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得到了很好的推动。市委、市政府开展的“夯实基础管理、落实工作责任”专项教育整顿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水平的提高,在全省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有力地促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并且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全面地、立体地开展法制宣传,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翼城县利用普法短剧强化普法宣传的做法和经验受到了司法部和省厅的充分肯定,对此,《法制日报》头版做了报道。同时,扎实开展法治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了市、县两级依法治理示范单位的创建活动。全市现在有87个市级依法治理示范单位正在验收,6个省级依法治理示范单位已经完成申报工作,有效地推进了依法行政建设。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提升矛盾化解效能

一是人民调解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全市设立各级各类调委会3259个,调解员总数10522人。其中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18个,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4个,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4个,物业纠纷调委会2个,保险纠纷调解委员会1个,其他调委会4个,共有调解员272人。截至10月份,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共受理案件401起,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共受理案件116起,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共受理案件244起,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共受理案件30起,其他调委会共受理案件589起,有效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是矛盾排查化解扎实有效。2013年以来,全市各级各类调委会共调解案件6566起,其中接受法院或其他行政机构委托移送调解107起,调解成功6278起,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95.6%。共排查预防各类矛盾纠纷2603起,防止民间纠纷转化刑事案件139起,防止群体性上访195件,防止群体性械斗28起。

三是法律援助基本做到了应援尽援。今年司法机关把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大厅和12348法律服务热线作为重要的平台,不断创新法律援助工作的方式方法。目前,全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000余件,接收法律咨询14000余人(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加强特殊人群监管 推进“平安临汾”建设

按照“平安临汾”建设的要求,加大了对特殊人群的监管工作。一是狠抓了社区矫正管理机构的建设。现已有12个县成立了社区矫正管理科(股),其余5县确保年底前全部建立专门社区矫正执法科室。二是加大了电子定位监管系统建设。目前有古县、安泽、襄汾、尧都、侯马、蒲县、翼城、洪洞8个县完成了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电子监控定位系统建设,争取在年底前全部实行电子定位监控的目标。三是规范监管工作。由市公、检、法、司四家联合出台的《关于做好对社区矫正人员撤销缓刑刑事裁定执行的通知》,明确了社区矫正人员撤销缓刑收监执行过程中公、检、法、司各自的职责,有效解决了对社区矫正人员撤销缓刑刑事裁定执行中遇到的难题。四是开展了矫正人员信息核查工作。目前,全市2881名矫正人员已经录入全国社区矫正信息网。五是建立社区矫正劳动基地。截至10月底,全市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4762人,解除矫正人员2081人,现在册矫正2681人,累计撤销缓刑16人,警告168人次,治安处罚14人,无一脱管漏管。目前,全市现有挂牌成立的安置帮教基地7家,3462名安置帮教人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安置。

(记者 李媛 景文婷)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