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成华 李静)办理预付卡图的是实惠和便利,没想到消费时却屡屡受阻,把自己套了进去。近日,家住市区煤化巷的景女士疑惑地向记者反映:“为什么办理了预付卡,却不能享受正常的优惠,有的产品还必须现金结算?”几天前,景女士在平阳南街某面包店选购时,老板极力推荐她办卡享特惠。“充值200元即送60元,等于打七折,还不设使用期限。”听到如此诱人的条件,景女士不由动心,爽快地办了张卡,但隔天来消费时却被告知“最好付现金”,这让她着实有些气愤。
“老板说我买的是特惠品,充值客户不能享受此优惠,如果刷卡得付15元,付现金只要10元。”这样一算,景女士也没占到多少便宜,而且详细一打听,才知道店内不少食品都不能刷卡。握着一张难以花出去的预付卡,景女士后悔不迭:现在是进退两难,爱吃的面包刷卡不实惠,想退卡更不可能。”无独有偶,家住洪家楼南街的齐先生在附近的足疗店办了张卡,结账时才知道只有“足浴”才能刷卡,仍需额外支付足疗用品的费用,拔罐、按摩、背部SPA等项目需另算。由于“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齐先生只能被动地陷入了有卡难刷、退不了卡的窘境。
办时容易退时难,不少人被预付卡“卡”住了。家住裕祥花园的贾女士为了能在春节时靓丽出行,特意在一家全国连锁的美容店,办理了数千元的“瓷娃娃美白疗程”。但做了几次美容后,发现并没有达到商家宣传的效果,贾女士有些失望。“我想把卡停了,然后把余额取出来,以后不做了。但店员坚决不同意,还动员我升级套餐,购买更贵的产品。”无奈之下,贾女士与商家展开了退卡的“拉锯战”。
临近春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商家打出的优惠标语,如“充值千元享五折”、多充多送”等十分诱人,美容、健身、洗车等行业预付卡办理随之进入高峰期。消费者希望通过“预定”买个放心方便,个别商家却“拿钱不办事”,使预付卡“动弹不得”,给消费者带来损失和不便。
“预付卡消费属于先付款、后消费,一旦商家经营行为不规范、售后服务不到位,就容易引发消费纠纷。”我市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办理预付卡前,首先要弄清自己是否真的长期需要此类服务,要依照自己的实际需要来办理;其次要考察经营者的信誉和经营状况,详细了解卡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限、服务项目、优惠幅度、退款条件等细节,不可轻信口头承诺;办卡时勿忘索要发票、保留相关协议,以备发生消费纠纷时投诉有据。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