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总能收到不同单位赠送的台历与挂历,可今年啥样的都没有,自己花钱买吧。”1月10日,在我市某单位上班的李先生对记者说道,每年新年前,他总能收到几本台历,有自己单位印制的,有合作单位赠送的,也有朋友送的,而今年他没收到新台历。
年近岁末,不少市民们直呼“今年台历自己买”、家里的挂历还没换”。自中央纪委下发《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后,我市各单位严格执行相关要求,不再自行制作或订购挂历。眼下,2014年的年历、台历早已上市,销售情况如何呢?1月11日,记者在我市多家超市、商店和批发市场走访时发现,往年经营台历、挂历生意的部分店铺已经不见了台历、挂历的踪影,多数店铺里售卖的年历品种寥寥无几,据了解,随着“免费年历”的消失,店铺零售的情况还是不错。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百汇批发市场发现,在多家卖对联、灯笼的店铺内,鲜见台历、挂历出售。
曾经专卖台历、挂历的店铺大多都“改行”卖起了灯笼。随后,记者在一家文具专卖店内看到有年历出售,分为台历和挂历。台历有两种,分别为15元、25元,挂历有两种,分别为纸质挂历和中国结挂历,价位分别是10元、15元。记者看到,有多名市民在店内选购挂历,不一会儿功夫卖出去3本。该店老板称,受“禁卡令”、节俭风”的影响,今年的生意不好做,市场上的台历挂历大大“缩水”,进货时,批发商手里也没有压太多货,他也只进了少许。“现在店里没有多少货了,能坚持到年底就行,我也不打算进货了。”该老板说道。而在附近的一家文体用品店,当记者询问有没有年历时,店员冷冷地说道:只有挂历了,全都在那放着,10块钱一本。”随着店员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堆放在角落里的二十多本外观相同的挂历。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不少经营台历挂历生意的店铺兼营起了其他生意或者已经转型婚庆礼品生意,而少数店家从公务市场转向私营企业。我们过去供货服务的主要是银行、保险公司、部分单位等大客户,现在规定不让公款消费了,一度影响了生意,但是我们现在主打私企,收入也算乐观。”一名经营年历生意的老板坦言,年历市场“遇冷”还有小部分原因是因为现在手机、电脑的流行,查看日历的方式日趋多样化,冲击了传统年历市场。
公款赠送叫停,免费午餐”难觅,对新年台历“情有独钟”的市民们纷纷到文化礼品商店或者网上购买。往年商场、信用社、移动营业厅等地方赠送的台历挂历家里都挂不上,多出来的我还会送给亲友,今年一本都没有。这不,我一样买了两本,一本放家里,一本放办公室。”在百汇购买年历的张女士对记者说,买了四本花去50元,虽然自己出钱,但是自己对“禁卡令”很是支持。
新年新气象,市民们总会花些心思整理自己的生活空间。记者了解到,就连年历这样的传统物件也玩起了“新意”。我市多家婚纱影楼、照相馆都推出一系列DIY台历、挂历,可以选用自己或者家人照片,并写有自创祝福语,这样亲自设计的DIY台历如今很是“受宠”。另外,在平阳广场的一家照相馆记者发现,在春节来临之际,还推出了全家福DIY挂历。
“现在不仅是市场竞争激烈,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欣赏性和选择性也不再单一,个性化的东西才能吸引大家的眼球。”在师大就读的张同学经营了一家DIY店铺,她介绍,店里涉及多种DIY定制产品,比如,DIY台历和挂历、DIY贺卡、水杯、手机壳等。当下,DIY台历、挂历比较热销。(记者 梁娟)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