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弓佩玉)打底袜已日渐成为女性衣橱里必不可少的百搭单品,其主要成份有羊毛、兔毛等,条纹、菱格、波点等不同款式让人眼花缭乱。但是记者走访发现,其中的“三无产品”不在少数,消费者在挑选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层出不穷。
“我上个星期买的这条打底袜,穿了不到五天就出现了质量问题。这时翻开袜子内侧的使用说明才发现所含成份以及注意事项均为日文。”小欣告诉记者,根据商家介绍,这条打底袜为外贸原单,主要成份为羊毛,既美观又保暖,肯定不会出现质量问题。记者观察小欣递过来的包装纸,发现上面只标识着袜子的名字以及所含成份,但是具体含量多少以及服装产地等详细信息都没有详细说明。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几乎每家饰品店、内衣店都有打底袜出售,从10元到100元左右不等,一般适合冬季穿的打底裤在40到100元左右。但这些打底袜一些没有吊牌,或者吊牌十分简易,连原料的成分和含量、质量等级都没有标注,一些只裹着纸质包装条,有些“穿”着透明塑料袋。另外,它们的内标也并不规范,多使用外文字、繁体字或者不规范简化字等。
一位正在挑选打底袜的女士说:我购买打底袜主要是用来搭配衣服,而且并不贴身穿,所以主要考虑的是款式而不是质量。这些打底袜价格适中,而且款式比较年轻,我和朋友们经常前来购买。”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中应包含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产品的号型和规格、采用原料的成份和含量、使用和贮藏条件的注意事项、产品使用期限、产品的标准编号、产品的质量等级、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等方面的内容,而且服装的内标必须使用中文进行标注,但市面上的打底袜却很少符合此规定,使用外文进行标注的袜子也不在少数。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有些袜子的确是含羊毛的,但是含量多少销售商也并不清楚,消费者在购买时也不会仔细过问,对于相关规定更是知之甚少。另一方面,这些打底袜都属于散货,一般都是由家庭小作坊制作而成,看着哪一款卖得比较好,就会大批量的生产,如果不是专卖店的产品,很少有中文标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袜子属于贴身衣物,在购买时要尽量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不仅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让自己的权益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