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周家庄的李女士向本报热线反映,为了哄孩子开心买了一个气球,没想到刚回到家,就发生了爆炸,险些酿成事故。
“当时轰的一声整个气球就变成了一团火,幸亏我及时躲开,要不然头发全被火燎了。”李女士心有余悸地说,12日下午,她刚给孩子看完病,在医院门口给孩子买了一个飞马形状的气球,为了能让孩子多玩一段时间,还专门挑了一个气足的,回到家后,四岁的儿子拽着气球在前边跑,她在后边跟着,哪知道孩子进门时气球碰到了烟筒上,嘭”的一声就爆炸了。
13日中午,在益民路的一家医院附近,几个卖玩具的小摊位上都飘着一串串颜色多样、造型各异的气球,不时有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购买。当记者问及家长是否了解这些气球的安全性时,许多家长都表示,氢气球本来就易燃易爆,孩子玩的时候离火远一点就可以了。
记者又上前询问小商贩气球里充的是什么气体时,商贩说是氢气,当记者又问有没有氦气球,该商贩连连摆手说,成本太高,现在一个气球卖5元钱,要是充氦气,连成本都不够。记者一连询问了多个卖气球的小商贩,都表示“氢”气球里充的是氢气,甚至还有几个小商贩不知道气球还能充氦气。
随后记者又在几家庆典礼仪公司了解到,市面上能飘在半空的气球所充的气体有氢气和氦气两种,一般悬挂条幅的大气球为了安全都是充氦气,氦气球的价格大概是是氢气球的3倍,像用于放飞的10寸大小的气球,氢气的一个2元钱,氦气的最少得5元钱。
据了解,国家已明令禁止氢气灌装手持气球,在2006年7月,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施放气球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以惰性气体取代氢气作为气球的填充物,同时严禁手持氢气球的施放活动,并明确规定在公共场所禁止灌充、施放氢气球及其升空物,严禁在各种场合灌充手持氢气球。
(记者 苏亚兵)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