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市铁路护路联防工作以平安铁路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引深和推进铁路安全“线格化”管理工作为抓手,紧紧围绕“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服务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这一中心任务,夯实基层基础,加强重点问题整治、宣传教育、治安巡护和队伍管理工作,妥善处置各类涉路突发事件,杜绝了重大涉路案、事件的发生,防撞停车事件明显减少,有效维护了铁路沿线社会稳定,促进了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严格落实铁路安全责任制
历经多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及主要领导已充分认识到铁路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013年,各级领导更是把护路联防和平安铁路创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纳入到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范畴。全市政法系统把护路联防作为“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认真安排,周密部署。严格落实铁路安全责任制是护路联防工作措施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全市各级按照要求,将铁路安全责任和创建任务逐级落实到各基层单位和相关人员身上,责任明确,任务到人。对工作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力导致发生重特大涉路案(事)件的,严格按照《临汾市铁路护路联防治安案(事)件责任查究暂行办法》,进行责任查究。
有效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发挥铁路安全“线格化”管理信息反馈及时、反应迅速的优势,及时有效处置了洪洞曲亭水库垮塌冲击铁路事件,确保了铁路安全畅通。
一是信息畅通,反应迅速。信息是快速处置突发事件的前提和保障。在处置突发事件中,我们都是第一时间上报,及时赶赴现场妥善处置。洪洞县曲亭水库发生严重漏水险情后,针对可能危及水库下游铁路安全的情况,市护路办立即向市铁路护路联防领导组和省护路办进行了汇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张东红深夜带领市护路办人员第一时间赶赴洪洞县曲亭水库和甘亭镇铁路沿线,了解险情,采取措施,果断处置。
二是路地配合,共同处置。在处置洪洞曲亭水库垮塌冲击铁路事件中,路地协作,加强配合,有序开展工作。一是配合铁路部门维持站场秩序,宣传解释,安抚旅客不稳情绪;二是配合铁路部门分流滞留旅客。临汾车站部分滞留旅客转运赵城车站后,专职队员在赵城火车站维护秩序,引导几千名旅客有序进站;三是开展铁路抢险和受灾区段守护巡逻,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列车运行,确保受灾铁路沿线安全稳定。
三是制订方案,做好善后处置。突发事件发生后,省、市、县联合成立了善后处置工作组,制定了《洪洞县曲亭水库漏水后铁路重点区段守护工作方案》,注重发挥“线格化”优势,建立了信息畅通、反应迅速的工作机制。同时,抽调16名专职队员和临时聘用20名治安协管员,分3个班组,24小时协助铁路公安机关开展线路巡护、治安监控和疏导群众过往铁路等工作,有效处置和防止了多起群体性拦车断道事件,保障了受灾铁路的安全运行。
推进“线格化”管理促创建
开展“三查三防”专项整治活动。我市结合实际,以线格为单位,组织格内“八大员”开展了徒步巡线地毯式排查活动,共排查各类问题隐患50余处,各线格分别建立了涉路问题库、治安隐患库和重点问题整治库,做到了排查无漏洞,全面详细掌握了各类涉路问题。尧都区结合专项整治工作,依托线格,建立了全覆盖、无盲点的排查网络,在3个线格确定了27名铁路治安信息员,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处置问题对排查出的各类问题和隐患按照“明确责任、分级调处、一处一策、包处包控”的原则,根据涉路问题和治安隐患的不同情况,分门别类,妥善处置。对一般性问题,限期彻底解决。
如:行人穿越线路采取蹲点守护、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等措施,严防死守,确保安全;对普遍性问题,统筹协调解决。对辖区存在的共性问题,查清责任主体,属于铁路部门负责的,通报并督促铁路部门尽快解决。2013年给铁路部门发函4次。属于地方负责的,协调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解决。对重大问题,重点督办解决。针对洪洞左北村跨铁路线水利电灌输水管道及支撑底座严重老化,危及铁路运行的安全隐患,市护路办及时将情况通报铁路部门,两次给洪洞县下发督办通知,要求洪洞县就如何有效解决安全隐患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处置措施和要求,严防发生安全事故。
今年以来,我市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加大重点人群、重点单位的宣传教育,不断扩大宣传层面,并逐步向没有铁路的地区延伸,形成无盲点、全覆盖的爱路护路宣传教育工作格局。
今年共开展集中宣传活动12次,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宣传品3000余份,制作了系列宣传片,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
加大创新打造生态铁路带
为加快铁路沿线生态环境建设,改善铁路运营环境,市铁路护路联防领导组决定从2013年——2017年,用五年的时间打造临汾600公里生态铁路带。我市生态铁路带长约636.5公里,以铁路为轴线,辐射两侧各两公里,宽约4公里。生态铁路带包括平安法治、护路文化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内容,通过建立和完善治安防控、宣传教育、植绿护绿等工作机制,争取把辖区铁路打造成平安铁路、人文铁路、生态铁路、美丽铁路。
为推进打造生态铁路带工作全面开展,市护路办广泛征求各基层单位的意见,认真调研,科学分析,制定了《以“线格化”管理为抓手,打造六百公里生态铁路带五年规划》,并积极协调地方和铁路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铁路护路联防领导组组长陈小洪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亲自协调林业部门积极做好沿线的植绿护绿工作。目前,市铁路护路联防领导组与市林业局联合下发《临汾市铁路沿线植绿护绿建设生态铁路带的实施方案》;市护路办多次同铁路部门进行联系沟通,并达成共识,从襄汾到曲沃区间建设10公里生态铁路示范带;各县(市、区)结合沿线实际,在铁路沿线设立生态铁路带绿化基地,号召大家在铁路沿线开展植绿护绿活动,共同打造生态铁路带。
■本报记者 李媛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