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7日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发生了一起医生遇袭案件。上午十点多,齐齐哈尔市北钢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室,一名男子手持约50厘米长的铁管,连续击打正在坐诊的耳鼻喉科主任孙东涛的头部。
初步调查显示,这名男子姓齐,在1995年11月出生,现在还没有满19岁,是一名高三学生,他在春节前到北钢医院治疗自己的鼻部疾病,对耳鼻喉科主任孙东涛的治疗结果不满意,因此产生报复心理。45岁的孙东涛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警方还在对这起案件做进一步的侦查。
医生遇袭,好像已经不再是新闻。但屡屡发生的医生遇袭事件的确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应该通过切实有效的办法保障医生的权益,维护医院治安秩序,确保群众正常就医。
近年来,医生遇袭事件不断上演,很多医生遇袭身亡,浙江省去年11月份仅半个月就发生4件医生遇袭事件。令人心痛,令人震惊!
卫生部办公厅去年发布关于贯彻执行《卫生部公安部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的紧急通知。公安部、卫生部也对维护医疗机构秩序、打击医闹等行为多次下发通告,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手段扰乱医疗机构的正常诊疗秩序,侵害患者合法权益,危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损坏医疗机构财产。公安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维护医疗机构治安秩序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医务人员、患者人身安全和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然而,悲剧还是接连上演。长久以来,人们在反复议论这个话题:为什么我们的医生频频被打?有观点认为:医生就是当今医疗体制弊端的替罪羔羊,毕竟我们医疗体制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而医生身处一线,往往代“体制”受过,成为被伤害的对象;有观点认为:一些媒体尤其是网络对某些事件的不实报道,妖魔化医生形象,备受尊重的白衣天使在接二连三的医疗黑幕揭幕中被丑化,成为潜在的风险;还有观点认为:医疗界潜规则盛行,医生职务犯罪道德失衡,腐败形象引发民怨。
虽然医疗行业的问题是有目共睹的,但这毕竟是一种共性的现象,不是某一个医生所能改变的。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责任,有自己的鲜活的生命权利,他们也有自己的无奈。
所以,要转变这种局面,除了卫生、公安等部门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加快医疗体制改革的步伐,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增进普通老百姓和医院及医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重新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文/梁新红)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