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陈华) 去年以来,市委政法委制定出台了《中共临汾市委政法委员会关于政法机关服务和保障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准确把握服务“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这一结合点,以汾河沿线6县(市、区)两个开发区为重点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服务“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
全市政法机关积极主动为汾河生态治理、沿河基础设施建设、各类产业园区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服务和保障。市司法局与市重点工程项目办联合下发了《律师、公证服务(“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实施方案》,进一步充实和加强了法律服务力量,促进了全市律师、公证工作积极参与服务本辖区重点项目建设。市直近道律师事务所为我市5家准备上市企业中的两家——山西万鑫达有限责任公司和山西华翔铸造有限公司积极提供法律服务,协助企业完善组织机构,分离不良资产,加强企业内部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了企业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平阳公证处积极为临汾煤运公司从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借款10亿元人民币提供了法律咨询、文书修改及操作办法等项公证服务,确保了企业借贷资金的实现。
霍州市政法部门密切关注全市117项重点项目,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各种法律服务团队,积极介入招商引资,参与招商洽谈,审查完善合同。广大法律服务人员先后担任了署前文化示范产业园建设、供热中心等30余个企事业单位和重点工程的法律顾问,全程参与了东关二期拆迁改造项目、李曹搅拌站工程项目、霍州市可再生能源集中供热(冷)项目的法律咨询、项目谈判、合同起草签订以及拆迁补偿方案的论证制订。公安机关主动与重点项目联系沟通,积极排查掌握因征地、拆迁、环保、劳动争议等问题可能影响项目建设的预警性、内幕性情报信息,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先,努力消除可能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苗头和隐患,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85起,化解率达98%,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侯马市以“排干扰、解纠纷、化风险、保平安”为着力点,为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市委政法委实行对侯马生态工业园区“一条龙”、“一站式”全程代办服务和项目包联“5+2”、“白+黑”全程跟进服务,先后协调解决了电厂、模范、中晋等企业的土地占用、证照办理、矛盾纠纷等问题。该市检察院加强对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案件和违法插手经济纠纷案件的立案监督,对因行政干预、司法腐败、当事人恶意串通、编造假案致使严重侵害企业及投资者合法权益、影响经济发展的案件,依法严厉打击。该市公安局先后组织开展了三次社会治安大清查集中统一行动,对各层面安全隐患、治安乱点、复杂场所以及外来人员聚集地、出租屋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排查整治;在高铁建设项目、浍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河道治理项目工地常年驻守警力,专门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和干扰破坏活动,确保重点项目顺利进行。
尧都区政法各部门着力创优发展环境,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区公安局围绕省、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依托大情报提前预警,主动工作,化解矛盾数十起。该区法院受理一审行政诉讼案件16件,审结12件,先后依法审查下达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各类非诉执行案件63件,下达支付令51件,有力支持了土地、房产、城市拆迁等工作。该区司法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调处群众与重点项目之间的纠纷300余件。律师事务所担任政府、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59家,参与重点工程建设。华尧公证处先后为尧王台生态项目建设、涝洰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区职业技术学校建设、贾得工业园区建设等办理了保全送达文书证据公证,保全送达文书20余份,得到了各项目建设指挥部的认可。
襄汾县频频亮剑,连出重拳,清除平安法制建设的“毒瘤”。先后开展了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经济金融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整治活动,特别是对侵害企业利益、危害投资环境、妨害税收征管、扰乱金融秩序等方面的犯罪案件做到了快侦快破,依法打击。共立各类刑事案件942起,破获59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53人,打掉犯罪团伙16个,挽回经济损失520余万元。
2013年以来,全市政法机关通过积极努力,为“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内各类企业提供了亲商、富商、安商、平安和谐的发展环境,促进了“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内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带动了临汾东西山的“两翼平安”,有力地推进了全市转型跨越发展进程。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