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韩晓芳)今年,市规划局将致力于优化规划审批和强化规划执法,大力推行网上审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切实做到公开透明、便民高效。
去年,市规划局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行政许可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优化审批机制,健全法规制度,使城乡规划审批管理工作进一步得到规范。在规划审批过程中,一方面,市规划局认真做好规划公示工作,对所有重大规划编制成果、重要小区建筑设计方案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都做到了“五个公开”,即公开规划编制、公开审批依据和程序、公开规划信息、公开举报途径、公开建设项目审批结果等。另一方面,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和《临汾市城乡规划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主要技术指标,重视建筑退让、配套设施、建筑间距日照分析等要求,严格审查建设项目外立面设计效果图,按照经专家组审定的规划方案核发各项规划许可。突出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维护公众利益。
2013年,市区共发放工程类“一书两证”130件,其中选址意见书10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0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90件,总建筑面积达109.27万平方米。代市政府收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3196万元,异地建设费1860万元。办理规划条件通知书17件、竣工规划许可证6件,市政管线类工程规划许可证6件,为各类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依据。
与此同时,市规划局加大规划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建设。信访案件受理方面,一年来,群众反映规划执法监察等方面的各类信访案件60件次,办结60件次,办结率100%。执法工作方面,对建设项目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全方位跟踪监督检查,把违法建设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有效遏制了未批先建行为。一是加强对建设项目开工放线工作,把好建设项目的入口关,做到手续不完备,不得放线定位,不得开工建设;二是强化对建设项目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制止、纠正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加强批后监管,对已批的建设项目建立批后监管档案,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四是严格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做到存在违法、违规的项目整改不到位不验收,处理不到位不验收。违法建设查处方面,随着规划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执法方式的不断创新,违法建设得到一定遏制,呈逐年下降趋势。2013年,市区共计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5份,发现违法建设100余处,总面积达21.78万余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面积1.6万余平方米,共计收缴罚没款379余万元。
今年,市规划局将紧紧围绕“优化规划审批和强化规划执法”这一目标,强化规划管理,提高规划执行力,进一步改进行政审批方式,再造审批流程,规范行政服务中心运行,大力推行网上审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切实做到公开透明、便民高效;创新执法管理机制,完善规划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强对规划执法的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严格规范文明执法。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