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就读于临汾职业技术学院的秦同学向本报打来热线反映,“我去移动营业厅交话费,工作人员说我被拉到了黑名单,原因是欠费两百多元,经查才知道,我的身份证还注册了一张电话卡,可是我根本不知道!”
不记名卡“躲猫猫”套餐随换不靠谱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这些“不记名卡”大多“隐匿”在报刊亭或者较偏僻的小店里,而所谓“不记名”并不是真正的“匿名”,是指通过不正当手段盗取他人身份信息进行登记,不使用真实个人信息。
16时许,记者行至鼓楼北街时,看见一家商店的玻璃上张贴着“无记名卡”的字样,售货员告诉记者“‘不记名’手机卡和正常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不需要使用者实名登记,而且可以在营业厅更换手机套餐”,在记者询问的过程中,恰巧遇到一名20岁左右的男子前来购买该卡,该男子表示买这种手机卡主要是因为“随买随用很方便,并且月租很便宜。”
那么,事实上是否像该销售人员所说,可随心更换手机套餐?记者走访了秦蜀路一家联通营业厅网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要是在正规营业厅办理业务都需要实名验证,在更换套餐时,需提供机主姓名及密码,缺一不可。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就近的几家移动、联通营业网点,均得到相同答复。
网店销售很火爆“信息隐藏”也受宠
当天晚上,记者登录淘宝网搜索“不记名”手机卡,搜到将近150万件宝贝,包括联通、移动、电信手 机卡。记者随机进入一家店铺,店里出售移动和联通两类手机卡,根据售价不等分为几类不同的优惠套餐,30天内售出1300多件“不记名”手机卡,销量可观。
为人为己多考虑坚决抵制“不记名”
位于花果街移动网点工作人员表示:“这些‘不记名’卡危害非常大,首先不利于‘被登记’的民众,不良商家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取别人的身份证号码,用于登记手机卡并且售出后,若购买者致使该卡大量欠费,移动会向登记该卡的身份证收取欠账金额,造成无端损失。对于使用‘不记名’卡的消费者来说同样不是好事,若‘被登记’的人发现自己‘被注册’别的手机号后,会在营业厅用身份证注销该卡,造成购买者的损失。”
(记者 亢亚莉 实习生 崔敏)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