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益交织、矛盾多发的社会转型期,他用一颗滚烫的责任心,担当起百姓的疾苦,担当起发展的责任,苦干实干,不敢懈怠。而他自己却说:“说我是百姓的父母官。
我想了想,这句话不对。要说是个官,也只能是百姓的子弟官。就要心怀规矩、心怀正义、心怀敬畏。”这就是马健,一个出身农家的镇长的群众观点。
面对上访群众诉求,他多次到农家,坐在同一个饭桌上,动情说事理,双脚穿上群众做的布鞋……用一颗真心融化了怨气、平复了心灵、解决了问题;面对安全问题多发,他身扑在一线,带头除隐患,巡逻在乡间,亲自从山上背下造炸药的原料……用一份担当、一份责任,支撑起群众平安的天空;面对项目征地问题,他与群众平等交流,让程序、过程、结果公开,将一切“晒”在阳光之下……一年多的时间,许多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在他的团队中得到落实;2010年5月,马健担任襄汾县古城镇镇长,上任没多久,他就接待了几起在乡镇干部看来“难缠”的信访案件。
古城镇京安村65岁的老太太王全亲是马健重点接待的上访对象。1992年,因为300元的问题,王全亲被检察院批捕了,王全亲不服,多次进行上诉,后来,省检察院在京安村召开大会宣布王全亲是清白的。可王全亲仍然走上了上访之路。面对王全亲,马健和她讲起自己母亲的故事,因为有着相似的经历,王全亲被感染了,他要马健到家吃饭,给他做布鞋穿。马健痛快地答应,9天之后,他走进王全亲的家,与她拉家常,探访老人的内心世界,午饭结束时,他接过老人做的布鞋,并且很快穿上这双鞋,行走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展开紧张的工作。赢得了王全亲的一份信赖。几次的交往,马健对班子其他成员说:“王全亲告状,就是300块钱的气!时间很长了,教育我们再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手段来对付群众了。”经过几次心贴心的交流,王全亲19年的冰厚心寒,让马健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得到融化和温暖,而马健也把这双鞋一直穿到了他工作的第二个乡镇——邓庄。
把群众的事放在第一位,用真心对待群众,用真情感化群众,和群众做朋友。“讲情、讲理、讲法”这是马健处理群众上访和纠纷的态度,接待京安村群众辛银珠来访,他和风细雨,十次相送;接待南梁村群众王吉女反映宅基地问题,他深入家中,现场处理,还拿出300元钱给王吉女治眼病;处理上北戌村群众建房占胡同问题,他以孝讲理,成功化解;处理贾朱村群众集体反映临吉高速施工震裂房屋问题,他邀请专家、选出群众代表、聘请法律顾问,从房屋鉴定、损失评估到补偿办法,全部公开,十天时间危机消除。
“我也是村里娃,以后有事就来”。这是马健在处理完许多上访问题后经常说的一句话,朴实中流露着感情,一份把群众放在第一的感情。
不论是古城还是邓庄,安全生产都是悬在干部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剑”。
2010年的6月4日,到古城上任才半个月的马健,开始了对姑射山私挖乱采的巡查。在姑射山盘道村段,马健和随行的盘道村村支部书记王纪元发现了私挖乱采的工具、设备和造炸药的原料,为了马上消除这一安全隐患,不等随同检查的其他人员到来,马健就和王纪元背上装有氯酸钾的制爆原料往山下走,直到最后安全处理。
整治私挖乱采,马健敢于出手;对于制爆人员,马健引向正路。古城镇是全省挂牌督办的整治非法涉爆物品镇,许多外地的涉爆案件,“根”都可以追到这里。2010年的7月,襄汾县开展了整治非法制爆的“丁陶净土”行动,古城镇是行动的重点,马健亲自劝说盘道村的曹中良投案自首,还亲自将他从临汾接回。曹中良判处缓刑后,来到马健的办公室告诉他自己要干农业机械了。马健鼓励他:“好!以后有这样的活,我找你”。
而在处理整治农村宴席使用的土锅炉中,马健更是不管啥人,不留情面。
2010年6月,他在西安平村检查工作时,看到村子里有人家办事使用土锅炉,当场监督收回;2011年2月,西王村一位县直单位领导家里有事使用土锅炉,他叫来支部书记高登科说:“不管多大官,这是高压线!今天不去掉,明天你下台。”马健抓安全,不仅对打击私挖乱采、非法制爆、土锅炉使用这样的大事亲力亲为,敢于动真碰硬,而且对于黑加油车、黑校车等安全隐患也毫不手软,多次和派出所的同志一起夜间巡逻,甚至半夜凌晨坐出租车去矿山查处。
正是在这样一种责任心的驱使下,正是在这样一种全方位安全观的治理下,古城镇黑校车绝迹、土锅炉绝迹,安全隐患压到历史最低。
把安全生产的责任扛在肩上,就把群众的冷暖放在了心里。“让人民群众的沉重因我们而轻松,让人民群众的寒冷因我们而温暖”。这是马健在开会时经常讲的一句话。这就是他在抓安全生产上“群众第一”的情结。
邓庄,襄汾的工业重镇。2012年4月,马健任邓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在邓庄,汇聚了市、县多个重点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建设用地的征收,关系到许多群众的利益,马健把征地的全过程“晒”在了阳光下,让群众监督。
这年9月,我市”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重点工程滨河东路建设启动,项目涉及东邓、鱼池、温泉、燕村沿河4村,要求十天完成。按照镇党委的安排,马健负责东邓、鱼池两个村,进驻东邓村后,马健亲自撰写发出5次《告父老乡亲书》,用朴实平白的“大实话”宣传了滨河东路建设对于东邓、鱼池两个村的意义,征地的流程,补偿的办法。并且说,“提意见的人,也是帮助我们干好工作的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指出,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照你说的办。如果一时难以解决,要搁置争议,先行推进。”五篇《告父老乡亲书》,就像是五副“开窍”的药,就像是和群众说家里的事,群众思想的闸门被打开。随即,县上划线、村里量地、登记附着物、数据电脑输入、计算,组织干部下户,群众签字确认,签协议、领款项,项目征地的一项项流程全部公开,村里的群众看得明明白白。
采取这个办法,邓庄全镇长达7公里,面积730亩,涉及417户、40多茔坟的征地任务,一周时间全部完成。
随后,在其他项目建设征地的过程中,邓庄镇逐渐形成一套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流程,赢得了被征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各个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的征收工作顺利开展。
“凡是涉及大家的事,坚决讲规矩、讲公平、讲正义,坚决不让那些举着拳头走路的人沾光,坚决不让老实人吃亏。”这是马健起草的《告父老乡亲书》中的一句话,也是他在项目征地过程中坚持“群众第一”的体现。
心存规矩,心存事业,心存百姓。为了让晋润物流项目尽快开工,马健和他的团队坚守一线、吃住在村,一直工作到腊月廿九,正月初四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为了化解邓庄多个纸厂“通天”的上访案件,他费劲心思,六个多月剖根问底、查明真相、平息事态;为了让一个项目落户斛冢村他费劲周折将村名改为斛新村……
责任编辑: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