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糨糊,一把刷子,墙上一刷,这小广告便贴满了大街小巷……上周五下午上班时,路过一小区附近,一位大姐手提这些简单的工具,在路边忙得“不亦乐乎”。看着那背影,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周末回家,路上听广播,一则新闻又勾起了我的记忆:“4月1日起,乌鲁木齐将对乱涂写乱刻画乱张贴小广告的行为,处以最高1000元的罚款……”这些乱贴、乱涂的各类小广告一直被视为“城市牛皮癣”,成为难以根治的顽症,不仅干扰了城市的经济秩序,也是各种犯罪行为滋生的温床,同时更是市容市貌的大敌。多年来,为了清除这些城市顽疾,市容工作人员们盯点、查窝,使用了很多办法,但效果总是不很理想,经常是这边你刚刚清理干净,那边一夜之间,小广告又遍布全城。
其实,用处罚来阻止“城市牛皮癣”的疯长,在除乌鲁木齐之外的其他城市中,也有尝试,像南京、海口、三亚等一些城市,近几年都先后出台了相应的处罚措施,来治理这些乱贴的小广告。但罚款、教育似乎对于治理小广告效果总是不明显。
就像治理小商小贩一样,疏堵结合、双管齐下的办法,有时不失为一个良策。像浙江的杭州、山东的临沂等一些城市在社区专门设置小广告张贴栏,让以前随意乱贴的小广告,有个正当“住处”,据说,这招还挺管用。国外治理小广告的一些好的经验,我们也同样可以借鉴,像欧美报刊媒体相当发达,不仅版面众多,而且分类广告价格低廉,普通人经常在这种广告版块里进行双向互动,家教、租房、招工甚至是找猫找狗,都能信手拈来。
小广告不小,折射出社会的大问题,治理小广告要有大思维。只要真正下功夫,全社会监督,多部门联合,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相信非法小广告的问题定会逐步得到根治。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