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五一前后正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也是春游的高峰期。万物生于自然,化于自然,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给春天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希望。
校外活动原本是学生远离书本,增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但是也时常伴随着安全问题。春游本是一件令学生欢呼雀跃的事情,然而近期海南某小学组织的春游,造成8人死亡、32人受伤的客车侧翻事故,不禁让家长和学校倒吸一口凉气,给人们在对待春游的安全问题上敲响了警钟。
近年来,因组织学生春游引发的校园安全事件在江苏、甘肃、河南等地区均有发生。如今,春游从学生开心,变成了“家长担心,学校操心”的“雷区”。到底该不该组织春游?怎样组织春游才能让学生、家长和学校都满意?春游,到底离孩子们有多远?为此,记者走访调查从不同方面予以解析。
策划人:郭秀婷
家长:开拓视野长见识
春游可以让孩子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使孩子们接触自然,了解社会,感悟生活,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也可以使孩子在与平时完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学会与同学们如何相处,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很多家长谈及春游,有着更多的期待。
叶女士说,她的孩子上小学时成绩不理想,老师不喜欢。曾经有一次组织学生们春游,老师只通知了部分学习好的学生,后来接孩子时,在学校门口与另一位家长闲聊起来,那位家长无意中说到这件事,说孩子春游回来很高兴。叶女士听到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为老师的偏心而生气,感觉老师做得太过分了。她说,老师这种“春游歧视”的做法,深深地伤了家长及孩子的心。
而李女士的记忆中,她的孩子从上小学到高中,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就是每年步行到尧庙烈士陵园去为烈士 扫墓,从来没有组织孩子们到有山有水的地方春游过。对她的孩子来说,关于春游所有的记忆都是和父母一起出行。
李女士认为,对于春游,由于学生年龄小,人数多,管理起来不方便,一旦出事很难向家长交代,老师的责任十分重大,学校有关于安全方面的担心是正常的。可是,如果仅仅为了担心就不组织相关的活动,就是放弃了一个在大自然中使孩子们增长见识的教育机会,这是一种‘懒教’的行为,难道我们因为吃饭时偶尔噎住而放弃吃饭吗?现在的好多老师,作业让家长批改,听写让家长完成,干什么都让家长签字,别说自己不想负一点责任,就是应该尽的义务都尽量回避,长此以往,难道对培养孩子们从小要树立责任心没有影响吗?”张妈妈对此也深有同感,她建议,组织春游前,学校与老师要责成专人,负责与餐饮、交通、景点多方联系、对接,安排好一些细节,同时,也可以为全班的学生们分组,对孩子们进行分工,明确每一个人、尤其是班干部、小组长的任务,这样,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组织、管理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何乐而不为?(韩晓芳)
学生:春游原本是奢望
时值四月,草长莺飞,春意盎然,正是踏青春游的大好时机,然而海南春游事件的发生却给学生们的春游出行安全敲响了警钟,一时间人们谈及春游色变,近日,记者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采访。
“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作业,连玩的时间都没有,还谈什么春游。”临汾市第一小学门口,一位六年级的学生无精打采地拖着书包告诉记者,每周末都要参加辅导班和培训班,根本没有时间去外面玩。“虽然我也想去春游,但学校也不组织。”这位同学说,在学校上了六年学,还没有出去春游过。他母亲曾经在家长会上向老师提议组织去春游,但老师以“安全责任重大,老师担负不了”为由推辞让家长向学校申请,后来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倒是每年春天,爸妈都会带着我去附近的旅游景点玩,也算是春游吧。”虽然每年春天也能亲近大自然,但他总觉得少一些什么东西,我希望能和同学一起出去游玩,我们一起做游戏,相互协作完成一些事情。”记者随后走访市区多家小学了解到,这些学校都没有组织过春游,而学生们对此很有意见。
“以前总会听一些哥哥姐姐说学校每年春游的高兴事,可我们一次也没有出去过。”临汾市第三小学五年级的一位同学抱怨说,春游就像海市蜃楼一样,虽然听着很美,她和她的同学都没有看到,更没有参加过,再这样下去,春游在她们的脑海里只能是一个名字,没有任何概念。
记者在走访市区一些中学发现,小学生看似奢望的春游对于这些中学生而言也不是触手可及。“据我所知,我们学校这几年没有组织过春游,而一些小学同学所在的学校也没有组织过。”临汾六中一位高中生告诉记者,虽然学校没有组织过春游,但卸掉沉重的课业负担,接触大自然却是每一个学生的迫切想法,无奈学校明令禁止学生集体外出春游,为此他们也没少与老师斗智斗勇。
“有一次我们几名同学约好一起骑车去龙祠踏青,也确实成行了,玩得很开心。”这位同学说,结果第二天刚到了教室,就被班主任叫去谈话,原来一位同学在不经意间说漏嘴了,被其他同学举报给了老师。为此,老师还专门召开班会强调不允许集体外出春游。
“春游,看似丰满,其实骨感。”临汾三中一位同学说,春游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对于即将中考、高考的考生而言,则更加变得不切实际。“为了考上好的大学,父母每天都在后面逼着做试题和复习,哪里还有时间去春游。”这位同学苦笑着说道,即使学校组织去春游,估计家长们也不会同意,他们更愿意看到的是我们埋头学习、刻苦复习。“但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能够理解学校的困境,只希望学校能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我们能够放松身心。” (卢凯)
教育部门:齐抓共管来减负
海南“春游”事件,反映出我国教育机制不够健全。对此,我市教育部门又如何看待春游一事呢?4月16日,记者走访了我市教育局,得到的答案是在加强防范、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倡导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对于春游出行,我们要紧绷安全弦。市教育局督学张锁定说:我市中小学校在组织春游前要申请报备教育部门,通过教育行政部门严格的审批,经主要领导审核签字,学校才能组织学生外出。学校在组织春游出行前,要制定书面出行预案,同时还要与各部门相互配合。预案最主要考虑安全因素与各种突发情况,主要包括出行线路、旅游运输公司资质与出行车辆司机的资质、记录司机电话等内容;在组织春游前要对老师及其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特别对老师提出高要求;还要注意人员配置问题,考虑到安全出行,出游学生可以化整为零,分组出行,每组前后都分配老师跟队,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各种情况,确保春游出行安全。”“从严格意义上说,春游就是社会实践活动。人间四月天,是孩子们亲近自然,了解社会的好时节。中央8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写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有利于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学校开展的春游活动给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条件,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张锁定如是说。
当记者问及我市中小学组织春游情况如何时,张锁定表示出无奈和担忧:春游活动的开展是响应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要求。从经常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学校来看,学校很少发生打架斗殴等事件。虽然教育部门与学校在春游出行方面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但还有很多学校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很少或是不组织春游,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现有的法律法规对春游中学生、学校、家长等各方面的安全责任缺少明晰的划分和界定,一旦出事,对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和评价机制、程序、规则也都不成熟,学校几乎要负全责,校长也承受不了,教师也担当不起。春游活动每年一次,可以让学生亲近自然,深入社会,可如果以后学校都因噎废食,再不组织外出春游活动,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组织“春游”到底能走多远,张锁定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满足学生正常成长发展所需要的校外活动需求和保障学生的安全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负的责任,但‘春游’不仅仅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情,希望家校结合,公安、交通、卫生等有关职能部门共同配合,为‘春游’减负,让我们的德育基地真正地发挥作用,教育下一代健康快乐地成长。”(郭秀婷 红戎)
学校:鼓励家庭式春游
海南澄迈某校发生春游交通事故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热议,学校是否组织春游等集体校外活动成了关注的焦点。4月14日上午,记者前往我市各学校,随即询问了几位老师的看法。
眼下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时节,却鲜见学生集体出游。临汾市第二小学的张老师诉出苦衷:过去的班容量小,学生也好管理,所以每年都会组织六年级学生出外游玩,有时还会带到稍远一点儿的地方去亲近大自然。近几年,学生增多了,思想上更有主见,带出去后不听指挥,有时还瞎跑,让带队的老师提心吊胆,管理起来非常吃力。再说,现在的孩子都娇贵,万一出点儿什么意外,谁也担不起责任。”“从三年前开始,学校不再组织学生春游了。对孩子来讲,其实是一种损失。”春游离孩子越来越远,令张老师感到遗憾与惋惜,成天把孩子关在笼子里,也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家长可以趁周末的时候,多带孩子出去走动走动,开阔眼界和增长知识,写作文和 日记时不再题材单一,更能书写出真情实感。”“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眼下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时节,中小学校对此显得畏首畏尾,一些幼儿园和培训班却办得有声有色。
临汾某幼儿园前不久筹划的采摘草莓亲子活动,获得了家长与孩子的欢迎与喜爱。该园负责人介绍经验:我们写好策划方案后,首先与家长沟通。意见统一后,老师们开了好几次碰头会议,商量和整理了多项措施。正式出发那天,我们没有租借大巴,而是由家长自驾,在集中地点集合,协调好车辆后再统一向目的地出发。”当家庭和学校都改变观念时,春游等校外活动才不是可望不可及的梦。该园负责人认为,安全事故不应由春游“埋单”,孩子的心愿不应被扼杀。学校最好能积极与家长互动,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游方案,加强各方面的安全防护,让孩子的春游时光活跃起来。 (李静)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