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到石老人,她慈眉善目的,只见她在一针一线的缝制宝宝的鞋子。经历岁月的流逝,已经让石老人的腰板不再那么的挺直;12年的风吹日晒,让石老人的脸和手变得很干枯,尤其在她那双手上,看到了沧桑,由于常年都在纳鞋垫,双手长满了老茧,有几个关节甚至都有些变形,只要遇到天气不好时,就会隐隐作痛,但老人终究不肯放下手中的活儿,“要干一行爱一行。凡是有苦必有甜,我会坚持纳鞋垫,多做善事,让更多的顾客‘脚底’舒坦。”石老人的这份积极向上、心地良善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记者……
在市区向阳路人行道内的某段花池边上就是石老人“固定”位置。一个大包,用来装各种颜色的鞋垫,小包内装着宝宝的鞋子。刚巧,一位赵女士前来给石老人打招呼,两人好像很熟悉的样子,她告诉记者,她们家人的鞋垫都是在石老人这里购买的,都穿了很多年了,布料厚实,穿上还很透气。价格也实惠,周围的居民都喜欢在这里买。“我外甥去年出生前的衣服和鞋子都是在这里给预定的,她做的东西我们都很满意。”路过的孙女士说,石老人不仅纳鞋垫,还经常做一些宝宝的衣服和鞋子。
老人将纳好的鞋垫摆了出来,造型别致、图案精美的鞋垫上有鸳鸯戏水、有蝴蝶翩翩、牡丹怒放,或有心心相映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上面的花纹图案都是自己绣上去的,穿上不仅脚舒服,心里更舒服!”老人乐滋滋地介绍起来。
比起新鞋里自带的鞋垫,她的鞋垫制作过程要复杂些。“要先用糨糊把闲散的布料粘起来,等它晾干或晒干后,根据鞋样裁剪,再在上面铺叠一层布料,把衬边匝实。”她介绍道,最后一道工序是在鞋垫上用绣花机匝出精美的图案。平时自己一天能够做5双左右鞋垫,卖出去的价钱在5元到15元不等,顾客主要多以中年人为主。不管挣钱多少,只要大家穿的高兴,我就很满足了。
老人与儿媳相处的很融洽,尤其是儿媳非常的孝顺、善良。“每晚儿媳都会给她按摩肩膀、捶捶腿。”老人幸福的说着。儿子儿媳都想让老人在晚年好好享享清福,但是老人偏要坚持自己的老本行。“年轻时就穿自己纳的鞋垫,家人也穿,这么多年了,就是放不下,只要有时间我就会纳。”看来,老人对鞋垫有着深厚的感情。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