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霍州煤电集团传了开来:辛置煤矿综采一队二小队的杨晓敏班组喜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这个拥有27人的先进班组集体,承担着矿井煤炭开采与运输工作。他们全力以赴在安全、增产、提效上做文章,稳步推进安全型班组建设,创造了班组生产原煤200万吨无事故的骄人成绩。
制度化的工作机制,培养员工自查、自省、自辨能力。该班组把“三查一讲”作为班组安全活动的内涵提要。即班组员工查各自工种岗位危险源辨识的水平;查安全伙伴的自保互保能力水平;查各自工种岗位操作规程的执行水平。讲曾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故对自己的伤害或者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违章的人和事以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故对他人家庭造成的伤害等。通过“三查一讲”活动,不断提高班组员工个性化的安全自保能力。
在不断提升班组员工岗位危险源辨识能力的基础上,该班组推行事故预想工作法,组织班组员工以“不保险的事坚决不干,吃不准的事坚决不做,弄不清问题时不干,查不出原因不干”为安全自保互保理念。班组员工到达各自工种岗位排查隐患后,分解工种岗位操作程序,预想工序流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对自己造成的伤害,从而提升各工种岗位的应急思维准备和防范措施,从源头上杜绝事故隐患的产生,提高班组员工安全自保意识和事故预防能力,实现安全生产。
军事化的现场管理,铸就一支令行禁止、整齐划一、紧张有序的操作队伍。该班组着力推行“五弄清”制度,一是核清班组实际入井人数,保证与入井考勤人数相符;二是核清本班每个职工的思想、精神状态是否良好;三是核清工作面的设备和安全设施是否完好可靠;四是核清现场有无安全隐患;五是核清自保、互保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法,坚持违章的工作坚决不干,违规的工作彻底不干,现场情况不清不干,安全手续不全不干,操作措施不全不干。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安全责任者,人人都是安全管理者,人人都是受益人的安全理念。
“五分钟准备”是一项得到班组员工认可并受欢迎的安全举措。在工作面开始作业的前五分钟,全班组员工收心聚神,进入安全生产状态,各个工种岗位人员加速隐患处理,然后再进入各自的工种岗位预定位置。实现生产现场组织指挥的军事化管理,保证安全规范的生产作业秩序。
规范化的岗位操作,提升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岗位操作素养。该班组发动员工结合各自的工种岗位操作规程,细化、优化班组工种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制定班组工种岗位安全操作法。使班组工种岗位员工的操作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有效提高了班组员工的实际操作水平,“见惯了,干惯了,习惯了”的“三违”得到有效控制,班组回采面连续八年消灭了工程质量不合格品,优良品率达96%以上,合格率达100%,班组连续十年无安全生产事故。“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要求得到了实质性落实。
亲情化的安全文化,因势利导地把员工承担的家庭责任潜移默化为员工操作行为责任。积极开展“一人安全,全家有责”安全大协管活动,把家庭亲情引入班组安全管理,让员工的亲人参与班组安全管理,把员工的家法演绎为班组的管理规定。员工班后回家必须向父母、妻儿汇报当班的10项安全规定内容。
员工上班离家时,家庭亲人要对员工进行10项安全规定内容的嘱咐,并且要夫妻双方签字认证,班组每周提示讲评一次,督促班组员工厉行和接受亲情安全责任教育,月终考核评比排名排队,兑现奖罚。
民主化的班组风气,培养出一支积极向上、有勇有为的员工队伍。该班组长期坚持班 后讲评会,会上首先对当班的安全生产、生产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简要分析、总结评估,让每一名职工都明白当班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对表现好的员工加分激励表彰,对有违章行为和完成任务不达标的职工进行扣分鞭策,增加评分记工的透明度。既推进了班组民主化管理,也激励员工积极进取、争当先锋。
人性化的安全活动,激活员工自主管理,增强班组凝聚力。班组员工轮流当班组现场安全交底会的主持人,以简单的换位方式,锻炼提升员工排查隐患的组织能力和安全生产指挥能力,充分发挥班组员工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全班组员工人人遵章守纪,个个规范操作,逐步实现了由自控型班组向自控型职工的转变,实现了“少一点管理、多一点自觉;少一点强制、多一点自主”的人性化管理目标,有力地促进了班组建设的全面发展。
经过多年的运作实践,杨晓敏班组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不少做法得到了山西省总工会、山西焦煤集团公司以及霍州煤电集团公司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焦煤集团公司得以推广。该班组还在2010年荣获全国煤矿“优秀安全班组”称号,2011年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班组”称号。
记者 李卫红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