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平凡女性的公益之路

2014-06-05 22:10:25 来源:临汾新闻网

 

 

 

古老的尧都大地,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尧王禅让,择贤让位;舜帝贤德,千古流传……感人佳话,不胜枚举。

古老的文化、传统的美德、尧乡故土的淳朴民风,铸就了全国道德模范孟佩杰、解黎明等一批道德高尚的人,许许多多平凡的爱心人士,也在用他们的善举传递着质朴的爱!

那一份痛彻心底的爱

李小燕,一个平凡的女人,三年前,因9岁的儿子不幸患上白血病,让她和公益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是一个小燕不愿想起的痛苦过往。

如果没有那突如其来的不幸,小燕算是很幸福的,有自己的公司,衣食无忧;有可爱的儿子,家庭和谐。9岁的儿子小文涛是那么懂事,可不幸却偏偏降临在他的头上。

“白血病”,听到就让人心颤的几个字,彻底压垮了这个家庭,高额的医疗费让他们不得不向社会求助。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临汾市企业家联合会、临汾市诚信建设促进会、西单女孩……一时间,爱潮在平阳大地涌动,近百万元的善款汇集到一起,然而,这些爱心最终没能挽留住那个幼小的生命。“妈妈,你一定要过得快乐,过得幸福。”这是儿子留给小燕的最后一句话。

孩子的离开,让小燕经受了太大的打击,但是她不能倒下,她要带着社会的关爱和儿子的愿望更坚强地生活。

看到微信好友转发的“拯救白血病花季少女强晓琪”的求助信息时,又勾起了小燕心底那份伤痛。“白血病”拯救”这两个醒目的字眼触碰到了隐藏小燕内心深处的隐痛。儿子被病痛折磨的样子、社会各界为儿子募捐感人的场景、孩子救治无效离开小燕的那一刻……那撕心裂肺的疼痛的感觉,让小燕感到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如果做,她将不得不又一次触动内心的伤痛,每一次说,每一次做,都是在一次次地揭开那道伤疤;如果不做,也许又一个家庭将和她一样失去孩子……“感恩是一种责任,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是一种幸福。”为了这个花季的生命,为了不再让一个家庭和她同样遭受不幸,为了心底里那份对社会的感恩,也为了天堂里那双渴盼的眼睛……她决定强忍内心的伤痛,挑起了挽救这个花季生命的重担! 小燕是痛苦的,但她也是幸福的,因为她有一颗感恩的心,她要让天堂里那双天真纯洁的眼睛看到,她正幸福地生活着……

她要把爱心再传递出去

临汾重化工业局退休职工苑秀华爱倾智障养子30年的感人事迹在央视三套《向幸福出发》栏目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很大反响,许多单位的职工都倍受感动,纷纷向这个有爱心的家庭伸出了援助之手。今年4月23日,大宁县纪委的全体干部职工为苑秀华捐款3850元,他们要向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5月上旬,苑秀华在微信上看到曾因白血病失去爱子的李小燕为一位患白血病的花季少女发起爱心救助的信息后,她决定要把这份沉甸甸的爱心再次传递出去。

“我是偶然在微信上看到李小燕(小文涛的母亲)强忍失去爱子的伤痛,发起对另一位素不相识的患白血病少女的救助活动,我就想着把别人给我的这份爱心款3850元和我自己的爱心再次传递出去。”5月26日,记者见到苑秀华时她激动地说。

记者了解到,从2011年退休至今,虽然她的退休金每月只有1164元,没有取暖补助,也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但是她说,除了缴房租、水、电、煤气费用外,自己还能过得去,看到社会上还有比自己更加困难的人,她必须把爱心再次传递下去,她说这次她要补够5000元的爱心款。

采访中,苑秀华平凡而又朴素的言语,句句都体现着她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和感恩社会的心。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爱的民族,奉献爱心、传递爱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人拾柴火焰高、玫瑰赠人手有余香等等这都是中华民族爱心奉献的美德和见证,正如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记者感言:痛失爱子的李小燕,强忍伤痛回报社会,带头扛起救助大旗,全力帮助一个身患白血病的高二少女,其情其景感染感动了许多人;自己生活本来就很困难的苑秀华,省吃俭用再筹善款,让爱的接力棒在平阳大地传递;曾经身患白血病的八中年轻教师许香香,因受社会各界的捐助才得以战胜病魔,自愿加入爱心团队,鼓励患者并踊跃捐款,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感恩好心人、回报社会的美德。

这三位平凡女性而又极不平凡的知恩、感恩、回报社会、关爱他人的道德情怀,值得我们学习、宣传和推广。(郑轲 郝海军)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