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冠丰(原名李天一),因涉嫌参与轮奸被北京警方逮捕的消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热点话题。李冠丰成为热点,一是因为其是李双江与梦鸽的儿子,为名人之后;二是因为李某距离其2012年9月18日被解除收容教养刚刚过去半年。由此引出“今天,我们如何做父母”的话题来。
如何做父母,这不仅是困扰李双江梦鸽等名人家庭的问题,在目前这个竞争激烈、急功近利的社会,在大部分时候成功与名利紧密相连的时代,许多做父母的往往找不着北了。
在普通人的心目中,孩子无疑都是自己的心头肉,捧在手里怕化了,走在街上怕摔了,在家中倾其所有供其吃穿享用,但凡事皆有其度,过犹不及,过分地疼爱等同于溺爱,也等同于害了孩子。古时就有“忤逆坟”的故事教育世人,说的是金代一对夫妇老来得子,把孩子视为心中之宝,父亲外出总把孩子带在身边,但一日,父亲因外出有事没来得及带孩子,便惹孩子不满,扬言要杀了父亲。母亲告知父亲,父亲不信。晚上,母亲把一葫芦放在父亲被子里,果真被儿子拿刀把葫芦劈为两半。儿子以为杀死了父亲,惊惧逃走参军,从此四处漂泊。儿子死前告知后人,说自己忤逆不孝,死后用铁链子锁住自己的棺材,吊在井中。什么时候铁链子断了,什么时候自己的罪孽便算了结。
今天,同样有孩子因不满父亲给的钱少,毒打甚至小看自己的父母。
1919年,鲁迅在《今天,我们如何做父亲》一文中呼吁要“救救孩子”。当时的背景是新文化启蒙,要以割除陈旧传统的方式来为孩子成长开辟一条新路。近百年之后的今天,许多号称爱孩子的家长,非常典型地严重违反了基本教育准则,做人教育欠缺,削弱了诚实、正直的人格养成。中国传统的教育,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君子之教,非常注意孩子品德的养成教育,今天的父母,大多忽视孩子的精神成长,许多家长热衷给孩子提供各种课外培训班,甚至于迷恋出国留学深造,认为学习好、聪明伶俐就完成任务了,却没有帮他们构建一个充实的内心世界,没有给他们一个精神健康成长的方向。
如今,我们处处讲学习,学历和名校有时被看得特别重要,但性格决定命运,情商大于智商。许多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之所以取得成功,多数靠得是综合素质、人格魅力,爱好和坚持往往是成功的基石。
有位名人说过:我播种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其实,在每个父母身上,都对儿女“播种”的是“龙种凤种”,都希望儿女将来成名成家、光宗耀祖,没有一个父母心中希望自己的子女长大后成为“跳蚤”,成为“公鸡”。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顺应自然是做家长的智慧。不管社会如何变化,说到底,教育孩子首先要使其成为一个好人,做一个人格健全的公民;其次才是成为有用之人。否则,做父母的被不肖子做出“坑爹”的事来,都莫要喊冤!(文/来祥生)
责任编辑:李甲
上一篇: 对孩子不必谈“性”色变
下一篇: 学习雷锋永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