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哥:春节回家陪父母
张亮亮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到年底,这句话似乎成了众多离乡人的口头禅。
十多年前,当我离开家乡临汾的那一刻,就立志要把自己修炼成一个有文化有涵养的贤人、圣人,于是特为自己起了一个有趣的网名—— —修贤游子!名中包含着“游子”,似乎注定将要做一个孤独北漂的他乡客……
光阴似箭,斗转星移,弹指一挥间,北漂之旅今年已是第十八个年头了,千磨万击还坚韧,任他东南西北风,十八年的雨雪风霜洗礼出一位面对困难不低头,自力更生的“烧饼青年”,多年北漂的我也在外度过无数个孤独的春节。
眼下,春节的脚步在一天天逼近,我在北京也和大多数的烙烧饼人一样,开了一个“烧饼青年主食厨房”,其实也可说是一个人的烧饼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漂泊多远,年底了,不论是没钱的打工仔还是有钱的大老板,他们都拉着行礼,大包小包,一起踏上春运的热潮。这时我思念家乡的心情油然而生……
想回家,但又怕回家。母亲接二连三地催婚电话把我憔悴的心灵冲击的一败涂地,那一夜,我提起笔来写下了下面这首《催婚》打油诗:我是北漂一剩男,风雨兼程十八年;老母来电逼相亲,制身行头把家还!
这不仅是我当时的心情,更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剩男剩女们尽快“脱光”的梦!年底了,各地又掀起“相亲热”,与其想法逃避不如坦然面对!整理好心情去接受乡下流传下来“相亲见面”的习俗,不仅是一种美好的文化传承,更是剩男剩女们的理想选择。不要拒绝,不要逃避,选择了,面对了,还是有百分之一的希望,说不定,下一个遇到的人,正是你要找的另一半!怕回家,因为看见邻居同学各个买了车,自己无地自容……
经过了多日的思想斗争后,最后还是决定:回家过年!回家看看家乡的变化,回家和邻居乡亲唠唠嗑,回家看看倔强的父亲,看看勤劳的母亲,他们在家种着十一亩田地还带着弟弟跟前的两个孩子,上下学接送,除了他们的吃喝地里的农活还不耽误。母亲非常的辛苦,不仅抚养我和弟弟长大成人,现在还要照看孙子孙女,整天洗衣做饭成了一个看娃婆……
我要回家,用我的单反相机记录下一家人其乐融融团聚的场景……
买下车票后,游子归心似箭。1月28日夜,我背起行装。夜景下,都市中五颜六色的灯光美丽无比,如同宇宙中的点点繁星。在离别的车站,我为自己留下了两张自拍照。1月29日,下午一点多,顺利抵达家乡襄汾县城,饥肠辘辘的我一口气吃了三碗家乡名吃牛肉丸子面,一顿饱餐后,这才打的回到生我养我的西毛村……弟弟、弟媳,侄子、侄女围坐在一张饭桌上,大人的拌嘴声,孩子们的朗朗笑声,构成了一副老婆孩子热炕头唯美画面,当我按下相机“咔嚓”的一瞬间蓦然发现:母亲瘦了……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