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出人头地、回报父母,20岁的四川崇州女孩王倩在第一次高考失利后,选择了复读。今年,复读了一年的她,差理科三本线仍有6分差距。在得知这个成绩后,她选择了割腕、喝农药结束自己的生命。她以为这样能让父母轻松点,不想这却成为父母一生中的痛。23日凌晨2时,王倩抢救无效离世。(6月25日《新华网》)
面对被称为最难就业年的今天,很多考生和家长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正确地选择人生的道路。事实证明,一纸大学文凭并不能包打天下,安享人生。恰恰相反,今日走出校门,明日就面临失业”成为很多大学生面临的困惑所在。关于上大学这个话题,已经有很多新的观念正在左右着当代考生的选择。毕竟上大学并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通过学习完善人格,掌握技能,实现价值,创造美好生活,实现理想人生的意义所在。
可是,就在高考这一关就有很多人迈不过,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想来真是不可思议。有什么能比生命更重要呢?如该考生一般,不仅仅毁掉了自己的生命,搭上了自己的人生,而且对家庭也是莫大伤害,父母、亲人将要承受多大的悲伤。
高考失利并非人生失败,高考只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种方式,但绝非唯一的途径。将上大学看得过重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之一,也是当代教育的悲哀。
相比于崇州悲情女孩王倩,同是四川考生的宜宾市黄子恒对待高考又是另外一种胸怀:他在高考前抱一位肚子疼的女生送医院就医,又匆忙赶回考场,被大家一致称为“中国好考生”。但他的高考成绩却不尽如人意,低于自己的估分不少。许多网友说,小伙子把读书的道理付诸行动,在人生的考场上,他已经赢了。
网友评论说,单从高考分数看,黄子恒的确“输”了,但他写就了一篇可获“满分”的“人生答卷”,彰显了在众多人“蠢蠢求钱”背景下的“最美人性”。试想,在即将开考的时刻,身边发生意外,有多少人能当机立断施救?如果不具美好的“人性”,谁会做出这彰显“汉子”本性的行为?人们说,有些东西是装不出来的,即使是装,动作也不会那么迅捷,那么“顺畅”。黄子恒,人性如此之美,今天助人毅然决然,将来一定出类拔萃!黄子恒虽“高考失利”但赢得“人生满分”。
“一考定终身”这种想法太幼稚,不切实际还会“害人”,实在要不得。眼下正是高考成绩公布填报志愿,几家欢喜几家忧的时候,我们希望更多的考生及家长能够客观正确地看待高考。放平心态,从容抉择,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人生旅途。(文/梁新红)
责任编辑:李甲
上一篇: 有奖举报重在落到实处
下一篇: 审计署自揭其短给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