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陕西省西安市75岁的重病老人为了修改银行卡密码必须本人按手印,不得不坐着救护车、提着氧气瓶被抬进了银行。无独有偶,广东省高州市一位无法行动的老人,儿子代其到信用社取款,被告知必须亲自办理,无奈之下,家人只好将重病在床的老人拉到信用社办理,其间,老人不幸当场猝死。
重阳节刚过,这两条有关重症老人被抬到银行取款的新闻引发热议,一场关于规定和人情的争论迅速展开。
这一争论还未平息,近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又播出了沈阳一位长期瘫痪在床、患有脑栓塞和高血压的83岁老人,因特病医保年审过期想要重办,社保部门要求老人必须到现场体检,其子提出能不能申请到家里服务,工作人员的答复却是没上门服务这项规定。可就在当地媒体介入后不久,社保中心的工作人员专程上门为老人进行了体检,并承诺会尽快恢复老人的特病待遇。
看过这几条新闻事件后,让人真是唏嘘不已。是呀,银行和社保都有其各自的规定,但此时的“规定”却又成了冷漠和懒惰的挡箭牌,把老百姓的不便、难处,甚至是生命之危都活生生地挡在了门外。
透过这些事情,我们难免会发出质疑,规定到底是该死遵守还是活运用?
笔者认为,规定当然是要遵守,但也不能死抓不放,遇到特殊情况时应特殊对待。像前面提到的这些病重老人的情况,要是一味按照原来的规定实施,看起来就显得不那么合乎情理了。订立规矩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的,无论如何,能折腾人“致死”的“规定”都必然不会是什么好规定。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其宗旨就是强化和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规矩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我们强化服务意识,心中有群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让死规定“活”起来,让冷冰冰的心热起来,以制度为弓、人情作箭,这样张弓射箭,便可开辟一条和谐之路。
(卢婷)
责任编辑:邱睿
上一篇: 集中供热暖千家
下一篇: 审视汉字之美 重拾书写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