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春夏之交的季节,雨水虽然比往年多了一些,但古县永乐乡大井沟的村民却没有了因雨水天气而导致出行难的愁苦。村民赵安军在一个周末的小雨中气定神闲地开着车送孩子上学了,新修砂石路开启了大井沟村93户农民生活的新气象,也连通了干部与群众的心,见证了古县在践行群众路线中充分发动群众力量、依靠群众办事的成功做法。
转变思想 让干部的思路清晰起来
该县工作的出发点是一切为了群众,可是在道路改造、水利工程、农业发展等系列惠民事业上,往往会出现群众阻挡工程进展、土地补偿漫天要价等现象。以往,遇到资金困难、遇到干群矛盾,他们的干部首先想到的办法是向上要资金扶持、要政策解决,似乎已经忘记了群众才是集体事情的主体这个事实。
这种现象,不可否认地大量存在于他们以往的工作中。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解决这种工作与群众意愿和主动性脱节的问题。
去年,也是在春末夏初的季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小洪深入到古县7个乡镇和企业进行详细调研,在旧县镇召开的基层领导干部和群众座谈会上,乡镇干部无一例外地谈到了工作中的困难,希望得到上级的支持。陈小洪在总结中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要记住群众才是农村事业的主体,要让群众说了算,学会放手发动群众,壮大群众的力量,我们的职责不是代替群众办事,而是用改革、创新、开放的理念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把党的正确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和群众一起办集体的事。
一席话让大家茅塞顿开,群众路线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困扰基层干部工作思路的难题,一场转变思路,摒弃不等不靠不要,主动联系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的实践活动在古岳大地开展起来了。
齐心协力 干部群众共同破解难题
群众的信念有了,依靠群众的思路有了。
古县基层的干部群众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干事能量。
永乐乡大井沟村境内林木茂盛、物产丰富,但是因为距离公路较远,交通不便,全村7个村民小组有6个小组有将近15公里一直都是土路,为此,村民一半的粮食都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了粮贩子,收入减少50万元,每年近8万公斤的青皮核桃因不能及时销售脱皮,损失6万元。行路难还造成了上学难、看病难、生活难,行路难成了大井沟村人们心里的痛,拥有便利的交通也成为乡村两级干部群众一直以来的期盼。以往,大家都寄希望于上级的资金和政策,但等了靠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实现。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乡党委书记立刻来到大井沟村和村里干部一起发动群众的力量,自力更生修自己的路,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和一事一议的办法,经过多次研究,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最终议定依靠大家力量投工投劳铺设砂石路,为下一步硬化奠定基础。预算工料费需要7万元,他们通过发动村民每口人出100元,每亩耕地10元,五保户低保户采取自愿,共筹资3万元,村集体经济拨经费1万元,争取包联单位县医院资金3万元,村里每户出义务工1人,全劳力在外务工的以资代劳。有了群众的支持,什么困难都能够解决。修路砂石原料贵,就用中南铁路挖隧道时洞口的石渣,节约了一部分购买原材料的钱,大型机械难找,乡党委、政府就帮着协调大型机械铲车、运输车,有的村民无偿投入三轮车帮着运输。群众的支持和投入是一切工作的源泉和动力。从最初的划定路线,沿路碰到耕地,需要占用村民就牺牲个人利益,允许无偿占用,每个月底,民主理财小组会对村里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示。仅仅两个月,就完成了8公里的砂石路,大井沟村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旧县镇区范围内现有供水管网已经使用了近40年,管道老化现象严重,群众反映比较强烈。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镇党委曾反映到县里希望给予解决,然而“僧多粥少”的现状却让这个530余万元预算的民生工程迟迟不能拍板。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教育活动中,“群众的事情一定要发动群众的积极性”让镇里领导的思路豁然开朗,“不等不靠不要,一定要把群众的事情办好”的信念给了村“两委”新的工作方法。镇村干部达成共识挨家挨户地做群众的动员工作,镇领导负责到省市有关部门引进项目、筹措资金,几经努力,项目终于通过审批立项,争取到部分项目资金158万元,用于主管网的铺设,群众筹工筹劳30多万元,经过几个月的奋战,镇区水网改造一期工程已经竣工,1300余户、3200口人彻底改变了冬天没水吃、挑水吃的局面。
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县农村开展得如火如荼。
岳阳镇段家垣村党支部顺应群众意愿,自力更生,依靠群众力量在短短一个月硬化道路3公里。石壁乡左村一改过去等靠要的思想,在饮水改造中群众自筹18300元,筹劳228人,更换引水管道3.5公里,彻底解决了76户村民吃水问题。南垣乡何家岭村“两委”一边找技术,一边发动群众,历时一个多月时间打出一口261米深的机井,日出水量达192立方米,解决了困扰何家岭村几代人吃水难的问题。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古县县委紧扣群众路线这一主题,给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干部上了一堂实践的主题课。农村基层党组织正是做到了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针对群众期盼的呼声,能够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才会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将群众盼望多年的事实办好,让群众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而“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之源”在这样的一场实践中再一次得到了检验。(刘冉玲 刘广亮)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