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福珍是乡宁县管头镇下善村村民,日前,她趁着“赶集”去县城走亲戚,临别之时,亲戚提出开车送她回村里,丁大娘摇摇头:“现在进城很方便,镇里补贴60岁以上老人,坐车不花钱,环城公交马上也要免费了,以后进城办事更省心了。”
这是乡宁县悉心为民谋福利的一个缩影。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县进一步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服务群众、实干惠民作为检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标尺,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正能量。
工程实事惠民生
行走在乡宁县的十公里长街上,环顾四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大城市的气息——鳞次栉比的二三十层高楼,笔直宽敞的高标准道路,一盏盏挺拔而立的路灯。治理过的鄂河河道,为这座煤乡之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昔日污染严重、垃圾成堆、干涸发臭的“细水沟”,早已被清新整洁、杨柳碧水、绿化覆盖所代替。滨河路沿线的古典小亭成为老百姓健身、闲聊的“休息小站”,迎旭大街与滨河路并行而进,商业经济与山水文化交融而立……
2014年,该县的十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十件惠民实事也逐一落实。新医院施工现场机声隆隆、吊塔高耸、钢筋林立,工人师傅们赶进度、战严寒加紧施工;吉河高速引线工程速度不减,按计划推进;下园子棚户区改造规模初显……
在乡宁县保障性住房宁馨小区,笔者回访了首批入住廉租房的单亲妈妈陈少霞。高层电梯、两居一室、敞亮舒适,陈少霞80平方米的新家虽然朴素,但十分整洁。二十几岁丧夫、没有固定工作的陈少霞含辛茹苦拉扯两个孩子长大,拥有一个温暖的家是她最大的渴望。“现在大暖煤气全通,小区环境又好,住房政府补贴,每个月还享受低保,日子越来越好了。”面对笔者,她笑着说。
村事家事合民意
在襄汾当村医的能人沈大叔,最近回到家乡乡宁县光华镇沈家村养老,这本是方便村民的好事,但大伙儿都觉得他人有点“刁”。通过沈家村党支部书记赵润成的走访交流,原来,沈大叔心里有“疙瘩”。前些年他人在外地,村里农电改造,栽电线杆要给土地经营者一定补偿款,地都是别人种着,补偿款一直未给,村里还有两个人要求领这笔补偿款,可只有沈大叔的土地本上有这块地,因当时存在争议,所以补偿款一直在老支书手里。为了却沈大叔的“心病”,赵润成找村民谈话了解情况,几次去镇政府、跑农经站,给这块地办好了“身份证”,补偿款顺利地交到了沈大叔手里。出于对赵润成的信任,沈大叔又要求他解决与邻居修建围墙的矛盾、别家的坟地占了自家的耕地等。问题解决了,沈大叔的气儿顺了,与邻居村民关系明显改善,人也变得“热心肠”了。
在处理邻里纠纷、村民上访、帮扶困难户等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赵润成的经验是:“老百姓的事,你当回事地去看待、去解决,让老百姓倾诉倾诉不平,给他们讲讲政策、说说宽心话,他们的心不堵了,就能把矛盾与怨恨化解在基层。”
东东是一位患有先天性聋哑疾病的女孩,也是台头镇西圪塔村大学生“村官”成晓娜的帮扶对象。由于东东的家庭困难、性格孤僻自卑,加上父母对她缺乏关爱意识,已使其错过了最佳治疗期,恢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成晓娜深知心理健康与学校教育对东东重塑人生的重要性,利用一切业余时间与东东交流,带她参加西疙瘩村小学的音乐、美术课堂及运动会等活动,牵头与东东父母、村委、学校沟通,让东东正式入学且所有学杂费全免,带头与村委干部每人捐1000元修缮东东家漏水的房顶……除了会写名字和简单的数字外,东东不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对周围的声响开始回应、主动做家务招待客人、参与集体活动时除了不开口讲话与正常的孩子无异,远远地看见成晓娜,东东总是兴奋地朝她跑去……
红事白事得民心
排场不大没面子,赶场子“消费”的礼金收不回亏的慌。过去,各种名目的宴请“逼紧”老百姓的“钱袋子”,没钱借着也得办,“出礼多”甚至标志着“人情好”,攀比之风愈刮愈烈、人情“消费”恶性循环。群众诟病,却又无可奈何。
乡宁县自“红白理事会”普及推广以来,用监督制约行为,以制度规范程序。“巧立名目”的上礼少了,“红白事”办事规范了,标准降低了,攀比浪费的现象得到遏制。“低调不铺张”成为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新风尚”,农村老百姓不再为排场不够而“丢面儿”。管头镇袁家村盖起了简易宴会厅,不管谁家办宴席,都在同一个地方,使用同一个炉灶、同一套餐具,既保证了标准不超上限,又极大地方便了群众,防止了攀比。“吃席”回来的张有旺说:“现在这种风气好,过去吃席一大桌吃不了,现在碟碟碗碗少了,不浪费,也不用再为亲戚朋友孩子过十二、房子打顶、老人过寿的礼金发愁,谁家过事都是一个样!”
风俗传统,移俗不易。不良风气的有效管控在于制度的落实、监督的力度、惩处的严度。乡宁县在106个县直单位、10个乡镇、182个村委和7个社区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针对婚丧事宜的参员范围、宴席标准、用车数量、违规办法等明确提出“六个不准”,实行事前申报。利用电视、媒体滚动播出举报电话,利用网络平台增强监督“透明度”,在该县惩治与预防腐败网上专门设立“婚丧事宜监察平台”,设立网络举报,对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有关规定、个人申报、违规处理全部实行网上公开,同时在县城各大酒店、饭店安装监控,与全县电子监察平台实现网络连接,通过中心平台可以实时监控婚丧事宜的宴请桌数、参员情况。充分发挥各部门监管职能作用,明确目标任务,细化部门职责,合力从源头治理顽疾、根治奢“霾”。
通讯员 师耀泽 王娟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