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日前,有媒体报道,浙江传媒学院戴姓女教师因为对学生上课玩手机不满,怒摔3台iPhone6手机,从学生提供的图片中可以看到,被摔手机的屏幕已经碎裂。对于自己的行为,戴老师表示“没有压力”既然是课堂上发生的事,让它止于课堂就好”。多位受访学生表示,戴老师“是位上课认真的好老师”,只是“摔手机的做法不可取”。
老师怒摔手机,舆论呈现两派,有人支持,称现在的学生难道都不能管了?老师不摔手机的话,家长也应该摔;也有人反对,称老师教书育人应该采取文明的方式,摔手机是不妥的,更何况,若是多数人都在玩手机,老师也应该自我反省自己的教学水平……这两方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事实上,此事最大的看点,不是纠结于“老师怒摔手机”的是非对错,而是要反思这背后的真问题。
部分网友认为,学生上课玩手机本来就是违反课堂纪律、不尊重老师的行为,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尊重是相互的,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都低着头玩手机,换做是你你会有心情讲课吗?”不过,也有部分大学生认为,手机作为现在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不一定纯粹出于娱乐的用途,还可以用来查找资料、帮助学习等。不分青红皂白,粗暴对待,没有章法也缺乏智慧。
然而,无论如何,师生彼此需要被理解。作为大学老师的戴老师,发现学生上课期间玩手机,一怒之下没收并摔了两位学生的手机,以这种“直截了当”的方式制止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尽管,摔手机这种方式有失妥当,但却表现出了这位老师对当事学生的认真负责;与此同时,老师也应当充分意识到学生也是一面“镜子”,冷静地反思一下自己的授课方式、讲解办法是否还有缺憾,努力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以期达到以生动传神的讲授来吸引学生放下手机认真听讲的效果。而作为大学学生,接受了10多年的国民教育,应当懂得尊重别人,这其中也包括对老师及其教学成果的尊重,这是做人最起码的素养,有意见应当采取当面提、递纸条等方式向老师进行表达,而不是以这种在上课期间玩手机的“软对抗”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且不说这两位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真实目的,仅这种方式就会影响到其他学生正常听讲,也是对其他学生的不尊重。据报道,目前师生之间已经达成了和解,这就是相互理解的最好诠释。(李媛)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