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到我市一所省级示范高中观摩课堂。与以往看到的某些学校的课改不同,该校的课堂朴素、平实,更多的是学生在思考,老师的适当点拨,似乎没有多少“新意”。闲时和一位观摩的年轻老师聊天,他说,课堂不过尔尔,看来这所学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么。
对此,笔者微笑,大不以为然。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体现和实现学校办学思想的主阵地,如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不去,那么学校的成绩、声誉必定受影响。据所观摩学校校长介绍,他们极力推进自主学习,而推进自主学习简单而有效的办法就是给足学生时间,学校每个班每天都有两节自主学习课,教师不能进教室,完全由学生自己安排学习内容。学校提出课改“两绝”,即绝不代替学生思维、绝不做无用功。课堂上先让学生围绕学案中的问题,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思考钻研,让他们讨论、合作、探究之后,教师才能精要点拨,这样确保教师的讲解始终走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让学生思考、探究、领悟、顿悟、讨论、争论,正是课堂的铁定原则,思考是很关键的学习方式,思考就是与自己争论。该校的课堂“不花哨”,要求教师的精要点拨不能连续超过15分钟,且坚决禁止课堂上群答哄答,从时间上制止了教师的“一言堂”,也让教师下意识地克服“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口头禅,让他们时刻关注课堂变化,更有效地与学生交流。
笔者看资料发现,这所学校的经验总结没有空话、套话,然而非常精炼,涉及的要点非常全面,操作性强。围绕成绩背后的取得,他们还做了许多工作,严格管理、攻心励志等等,尤其是推出了校长信箱,从心理上疏解了学生们的叛逆情绪,绝对尊重学生的发言权,让学生心情愉悦地投身到学习当中,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学校的生存发展无疑是无数个课堂的集合。如果把学生比作鱼儿,那么课堂就是水,这其中的生态怎样营造,全靠老师和校长。在课堂之外,老师们如何从教什么、怎么教向学什么、怎么学转型、小组合作的探索和实践、校长如何实现学校的专业引领、学校的管理如何给力课堂等等,这都是观摩者需要细细研究、领悟的问题。时代已经向我们证明,课堂的含义已不仅仅拘泥于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实体课堂,更在于这课堂背后的很多隐性或显性的研讨、交流、反思、总结、学习和提升。所以说,我们要以谦卑的态度学习、思考、内化,这样才能在观摩活动中领会其神秘奥妙之处,避免流于形式。(郭璞)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