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把“人的城镇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

--八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精神

2016-01-18 09:46:3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本网评论员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市委三届七次全会提出,要把“人的城镇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着力构建统筹互动、融合并进的城乡结构。为此,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人本发展、精致发展、内涵发展”理念贯穿城镇化进程中,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加强城市管理标准化建设,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自豪感、幸福感、归属感。

       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是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央时隔38年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为我们进一步抓好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十三五”时期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市要按照《建议》要求,根据全省“一核一圈三群”新型城镇化总体布局,全力实施城镇扩容提质战略,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要加快尧都、洪洞、襄汾“一城三区”同城化进程,启动行政区划调整优化工作,力求以区划调整推动同城化进程,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形态,在更大范围内统一、有效、科学配置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要大力推进城市建设、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加快河西新城、东部新区建设,逐步疏散老城区,实现融合发展,做到“年年有变化、三年成规模、五年大变样”。要加快侯马都市圈发展,推动侯马—曲沃同城化进程,加大12个大县城和60个重点镇建设力度,形成“一带两圈多点”的新型城镇化格局。要全面实施大县城建设,引导生产要素、优势资源向县城集中,提高县城对人口和产业的承载力。十三五”时期要重点发展一批人口在10万以上的县城,逐步减少5万以下的县城。要加快重点镇建设,因地制宜探索转型路径和模式,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小城镇。

       “城,所以盛民也”。把“人的城镇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就是要把城镇化为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关键是12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解决好人的问题是城镇化工作的价值指向;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是城镇化的发展思想和重要标尺。各级各部门要全面推进汾河两岸核心区、河西新城、东部新区建设,完善市政道路建设,完善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垃圾和污水处理等综合管网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特别是要围绕提高互联互通水平、缓解城市拥堵等重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启动实施城市轻轨、快速通道、环线高架等路网建设,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推动交通与城市空间、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的有机融合。要加强城市河流水系综合治理和园林绿化,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要完善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博物馆、图书馆、奥体中心、文化中心、广电大楼建设。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探索适合城镇化发展的户籍制度和管理模式,解决好城中村、城郊村失地农民在城市落户的问题,促使在城镇长期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一座城市不是一天建成的,城镇化的各项目标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坚持不懈的实干中,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才能逐渐化为现实。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推进城镇化中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做到一砖一瓦不马虎、一张蓝图干到底,为城乡居民带来更多福祉。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