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月17日以来,接连不断的寒流和半个临汾城的停暖事件成了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在近三十年来最冷的冬天里,成千上万的百姓在“颤抖”的寒风中日日期盼着暖气的到来。学校放假、老人难捱、诊所输液排队、医院病号增加……数九寒天,滴水成冰的季节,让百姓怎一个“冻”字了得!让人心怎一个“急”字了得?
“这次事故谁来买单?”各大微信平台上,各方呼声一浪高似一浪。很多小区反映,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停暖了。对于供暖期间偶尔出现的小问题,百姓们表示还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四九寒天、长达八九天的时间里、如此大面积的停暖,难道就不应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么?!据了解,因为停暖,用电量急剧上升,某些小区还出现停电,甚至地下水管网冻坏,又导致停水的现象;而未停暖的北城,也出现供暖温度持续下降的状况。供暖,已成为街谈巷议的民生热点。
1月22日下午,停暖后的第五天,市政府召开紧急协调会议,就临汾海姿供热主管网管道爆裂抢险工作进行通报,并研究了停暖期间有关补偿措施,其中包括3倍返还居民供热费、为低保困难户免费发放电暖气救急御寒等。补偿固然可以让民心多些慰藉,但百姓心里更急切:此时此刻,健康、温度比任何都重要!
24日晚,山西科教频道就临汾停暖事件进行了报道。据报道,临汾海姿供热主管网二次爆裂的原因还在研究,目前是启用备用管线,预计三到四天后居民家中才能恢复正常供热。
供暖,每年冬季都会成为市民绕不开的话题。很多人在感慨煤价降了、暖气不降价却依然冰冷的同时也提出质疑,供暖前时间充足,完全可以先让热力系统进行检修试运行,以及早发现故障及时维修,为什么非要等到运行开始出现故障,才去抢修排除,这最终挨冷受冻的必然是市民百姓。
百姓御寒冬,热力要尽心。供热牵涉千家万户,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当气温不断下降,当寒风冰冷刺骨,百姓最渴望的就是家里有个宜人的温度,所以,有关部门首先要有爱心,有“热”心,把大家的事当做自家的事来快办、办好;作为供热部门,更要自觉的担负起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全力以赴,精心部署,确保供热安全顺利运行,让居民无后顾之忧,无受冻之虑,让全市百姓能共温暖,御寒冬!(晓琳)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