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三个重点 助力经济腾飞
——八论深入贯彻落实市党代会、市“两会”精神
本网评论员
今后五年,我市将突出“园区经济、民营经济、新型城镇化”三个重点。这是我市在决胜全面小康这一关键时期,做出的优化资源配置,激活发展动力,增强竞争能力的战略选择,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整体发展合力,助力临汾经济腾飞的现实需要。
放眼未来,行于足下。突出“园区经济、民营经济、新型城镇化”三个重点,就必须在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激活全局上统筹谋划、接连发力,让改革动力和发展活力竞相迸发,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总体效果,不断催生我市决胜全面小康、实现振兴崛起新动能。
着力把园区经济打造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园区是招商引资的有效载体,是承载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是创造财富的高地。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我市不断加快步伐,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并提出:到2020年,园区经济总量要占到工业经济总量90%以上的战略目标。
要想引得凤凰来,得要栽好梧桐树。这就要求我们按照“整合、改制、扩区、调规”的思路,推动园区体制机制二次创新,使项目布局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就业人口向园区集中。具体地说,就是要科学制定新一轮园区发展规划,完善园区布局;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水平,推动园区提档升级;科学谋划园区产业定位,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推进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园区发展活力;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水平,推动园区提档升级。唯有园区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条件的不断优越,才能吸引更多项目入驻园区、企业落户园区、人才留在园区,以园区经济快发展,带动全市经济大提速。
着力把民营经济培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民营经济在我市改革发展稳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撑、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扩大投资的重要主体,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民营经济都是我市发展的基础所在、根本所在、希望所在。
从战略和全局层面谋划民营经济发展,在强化政策扶持、优化金融环境、加大培育力度等方面持续发力,是今后五年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路。这就要求全市上下认真落实我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发挥作用。按照“亲”清”要求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优化发展环境,扶持一批成规模、上水平、前景好的民营企业。着力消除阻碍民营经济进入的隐形门槛,推动民营经济二次创业。实施民营企业品牌发展战略,加快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专利产品的民营企业,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创新的内在潜力,让民营经济活力迸发,为我市经济发展再添重要动力。
着力把新型城镇化打造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的发展能吸引产业、集聚人口、形成需求。而新型城镇化更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拉动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充分挖掘新型城镇化这个最大的内需潜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构筑长久发展优势,是我市今后五年需要面对的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
鉴于此,全市上下必须要把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建管并重、有序推进,在优化市域城镇布局、提升市区城市品位、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完善城镇化推进机制、加快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狠下工夫,在产业布局、空间组织、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协同发展。同时,全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承载能力,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建立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突出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资金融通、城镇住房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打造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道为主体、县乡道路为支撑、通村公路为网络,覆盖城乡、顺畅便捷的立体交通新格局。通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科学谋划,多项举措的层层落实,必将推动新型城镇化在我市蓬勃发展,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给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无限生机活力。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