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雾霾,需要你我行动
本网评论员
来势汹汹,雾霾“锁”城。
进入11月以后,受逆温、静风等不利气象因素影响,加之采暖季部分居民用户燃用散煤,我市大气环境质量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终极考验——以雾霾天气为代表的重污染天气频仍光顾。而一个不容置辩的事实是,此次的重污染天气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与过往相比,今年入冬以来市区气象条件之差、污染时间之长、污染程度之重实属同期罕见。眼瞅着市区PM2.5与AQI值攀升不止,雾霾这种“会呼吸的痛”让整座城市瞬间陷入莫名的尴尬境地。
我们都清楚,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其中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有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通常由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而成。然而,雾霾的形成既有“源头”也有“帮凶”,这就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一旦污染物在长期处于静态的气象条件下积聚,就特别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从起初的蓝色预警到后来的黄色预警,直至最终升格为橙色预警,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市先后发布了蓝色、黄色、橙色6次重污染天气预警,并迅速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特别是近期,我市更是连续打出应对重污染天气的一整套“组合拳”——11月26日,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大气污染防治“冬十条”,进一步严格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措施,决定尽最大努力提升和改善空气质量;11月27日,市委、市政府联名发布致广大市民朋友的公开信,特别强调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响应后,必然会给广大市民的生活造成一些不便,并恳切希望大家给予理解和支持配合;同日下午,在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组通报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不力典型事例后,市政府就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不到位等问题,与省督导组联合约谈相关部门及县(市、区)。
“重拳治霾”充分彰显出市委、市政府矢志改善市区空气质量的无畏决心和坚强意志,然而我们更应明白,大气环境治理作为一项谁都无法置身事外的系统工程,从来都不应该只是一种官方行为,它需要同一片天空下的每一位个体都真正唤起内心的重视,真正采取行动,从自觉恪守限号规定,到取暖只用“洁净焦”,对焚烧行为说不;同时,工业企业也要有使命观念和担当意识,始终扼守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的环保底线,进而积极向清洁绿色生产转型“蜕变”……
清新的空气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期盼,优良的空气质量同样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的共同打造和精心呵护。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积极行动起来,团结一心共抗雾霾。
同呼吸,共奋斗;战雾霾,心连心。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