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豪!
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家乡,为临汾。
临汾是中国的摇篮。上古时期,帝尧定都平阳,观天测时,钦定历法,广凿水井,抵御大旱,推进了农业耕种;设立诽谤木,广听百姓言,开启了最早民主治世的先河。如今屹立在天安门前的华表,就是由诽谤木演变而来的。谷禾丰登,民生殷实,古老的部族一跃为最早的国家。
临汾是文明的源泉。中华民族的第一首诗歌——《击壤歌》诞生在这里,小康人家、小康社会也从这里起程出发。金代,诞生在临汾的“平水官韵”是当时的普通话,诞生在临汾的“赵城金藏”,至今是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元代,临汾是中国的戏剧中心,至今还有5座保存完好的元代戏台,而全国仅仅只有8座。灿烂的古代文化,孕育了光彩夺目的当代文化,临汾被誉为梅花之乡、锣鼓之乡、剪纸之乡、民间艺术之乡!
临汾名胜瑰丽,风光壮美。尧庙、尧陵展示了帝尧的光辉业绩,云丘山最高峰留下过羲和观天测时的足迹,仙洞沟珍藏着华夏第一洞房,晋侯墓车马坑揭示着春秋战国的悲壮历史,小西天悬塑精美绝伦,东岳庙地狱震撼人心,丁村民居规模宏大,霍州署衙独一无二,广胜寺飞虹塔堪称建筑奇迹,洪洞县大槐树维系古今亲情……更别说还有黄河乾坤湾、壶口瀑布、舜王坪、七里峪等自然风光画卷!
这些无疑都是我自豪的资本!
但是,更令我自豪的是闪现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那些环节,那些亮点。衡量一地的历史重量,文明价值,固然要看其时间有多久,古迹有多少,但最紧要的不是这些,而是要看其在中华文明史上是不是有立足之地。用这样的眼光打量,更能见出临汾的不凡,临汾的荣光。
当下,一带一路”建设,已成为周边国家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人类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那么,临汾在这个划时代的大举措中,有没有可圈可点的历史光彩?有!可能有人会质疑,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张骞,与临汾有何关系?关系在于,张骞开拓丝绸之路曾经两度出使西域,首次不仅没成,还滞留匈奴十多年,所幸仓惶逃了回来。很显然,首次失败而归。失败的原因不说自明,沿途有匈奴把持,大汉使节、各国商贾无法畅行通过。因此,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方才成功。所以成功,是平息了匈奴,畅通了道路。谁平息了匈奴?不可忽略运筹于帷幄之中的汉武帝刘彻,但是,更不可忽略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卫青、霍去病。如果说,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那么卫青、霍去病就是当之无愧的奠基者。卫青、霍去病何方人士?古平阳,临汾人也!临汾人曾为丝绸之路奠基,这是多么值得自豪的历史!
刚刚过去的2016年,时近岁尾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临汾的骄傲。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华民族曾经领跑于人类,后来并行于人类,再后来追随于人类。何以领跑?二十四节气曾是中国领跑世界的动力,也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跨越,更是人类认识天时的一次飞跃。跨越也好,飞跃也罢,在何处进行?在何处始成?古平阳,临汾也!当初帝尧带领先民,观天测象,钦定历法,敬授民时,推进了农业耕种,让广众能够吃饱肚子。这是何等重要的大举啊!尽管对此,尚书·尧典》记载得一清二楚,然而曾有人提出异议,将此视为传说。好在,陶寺遗址出土了观象台,实证了帝尧时期钦定历法、敬授民时的存在。从观象台可以看出,节气虽不完全,但是已经有二十个出现,而且至关重要的两分两至,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都已掌握。毫无疑问,临汾就是二十四节气之源。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岂不是临汾最应庆贺的大事,最应自豪的大事!
临汾值得自豪的事情太多了,真该和大家好好分享。恰好新年伊始,临汾日报·文化旅游周刊》约我来谈临汾历史,那就让我们站在华夏文明的高度,回望临汾的历史风采,记忆临汾的文明亮点。
作者简介
乔忠延 山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山西省文史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中国作家》《当代》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500余万字。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等出版社出版《远去的风景》《万古乾坤》《乔忠延客体散文》等图书63部。参与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记写作的《感天动地关汉卿》一书,已由作家出版社推出。自作品入选《1988—1990散文选》以来,先后入选《百年美文》《新世纪优秀散文选》等60余种全国选本。散文《打春》《文人》《只取千灯一盏灯》等作品多次进入考卷和教材读本。赵树理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冰心散文优秀奖、澳门全球华人散文征文奖、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得主。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