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春回大地,大规模的植树节活动又在全国各地展开。
植树节期间多植些树,既是本义也是应有之举。然而,现实中,有的地方满足于植树节前动员一下,植树节时突击一下,植树节后总结一下,年年栽树不见树,岁岁插柳不见荫”。
究其原因,是忘了植树节“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全民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这一初心。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许多地方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口号。不注重生态保护所遭受的惩罚,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过去有黄土高原,让母亲河“一碗河水半碗沙”,洪涝不断,百姓苦不堪言;如今雾霾、沙尘暴、雪凝冻、暖冬等异常天气,无不与生态环境被破坏有关。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倘若青山都没了,柴烧尽了怎么办?植树节不只是植几棵树而已,更重要的是要让全民参与并思考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性,明白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去引领绿色发展,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决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换取当代人的富足。因此,要坚守植树节初心,让绿色发展理念厚植于心,守住绿水青山。只有把绿水青山作为核心竞争力,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要素,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让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获得感。高国春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