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防拐骗教育不可或缺

2018-05-02 13:23:3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上周,笔者到尧都区一家幼儿园参加了一堂防拐骗安全教育课。从演练结果来看,面临真实情景时,即使“骗子”的诱拐手法并不高明,但孩子还是容易上当,一些新的科技产品,如手机、遥控飞机等成为引诱孩子上钩的新工具。看着孩子被“拐骗”,家长很揪心,认识到了加强拐骗教育的重要性。而幼儿园负责人则表示,要切实在园内各个年龄段开展防拐骗活动,教孩子记住家人的联系电话、遇事拨打110求助、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邀请等防拐骗基本常识。

  时下,不少家长或认为孩子被拐骗这样的事情离自己太遥远,不可能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因此不在意,也缺乏这方面的教育;或过于紧张,对孩子诸多限制,时刻严密监护,反而使孩子失去了自我应对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从以上事例来看,有三个防拐骗教育方法可以借鉴,教育的效果也比较好。一是孩子们缺乏理性判断和多面思考的能力,他们最喜欢听也最容易听进去的反而是一些直观的话,比如“有陌生人给你东西你不要拿”“陌生人叫你跟着走,你不能跟着走”等。同时可以配合讲故事,让孩子明白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该做。二是案例教育。比如把一些新闻报道上的儿童被拐骗案例讲给孩子听,考考孩子他(她)是怎么想的,再帮孩子具体分析,好的想法保留下来,不对的想法顺势指出为什么不对,正确的应该怎么做。三是模拟练习。学校和社会团体可以多组织这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孩子的直观认识,让他们知道遇上这样的事该怎么办。

  当然,不只是孩子需要接受防拐骗教育,事实上,许多家长不尽责,只顾自己娱乐,带孩子时注意力不集中等,也给了骗子可乘之机。如有的家长只顾上网、煲剧、玩游戏、看手机,对孩子管吃管穿管学习,诸多干涉和限制,却没有真正花心思关注孩子的内心。又加上父母一开口就问作业、问成绩、问在学校的表现,孩子回家没人交流,空虚、孤独无处排解,就会在外面交朋友,而且不在意父母的提醒和警告。另外,家长带孩子出门游玩,找个地方让孩子自己玩,自己却在一边刷屏、聊天、打电话,这样也容易让拐骗者有机可乘。

  看来,要想让孩子不出意外,家长、学校、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建立常态化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屏障,才能为孩子构筑有效的安全堡垒。

  记者 郭 璞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