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础建设 巩固发展之基
——全面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七
本网评论员
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抓基础设施建设就是抓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加快完善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我们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推进基础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
回首2017年,我市坚持城乡融合,各项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中心城市建设持续加大,实施了40项重点城建工程,城市立体化交通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城市品位不断提升。扎实开展了城乡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乡村清洁工程省级达标村实现全覆盖,同时以“四美三宜”为标准,积极参与“三级联创”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城乡面貌明显改善。长临高速路基、霍永高速永和至永和关段路基全线贯通,沿黄一号旅游公路永和乾坤湾试验段在全省率先开工,成功入选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方略保税物流被确定为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企业,兴荣物流被确定为全国甩挂运输试点企业,民航机场通达10个城市,旅客吞吐量突破30万人次,交通建设得到全面提速。“河长制”体系全面建立,“一河一策”启动实施,县域小水网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水利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完成农田实灌面积255.4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7.5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8万亩,23.6万农村人口稳定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水利工作成效显著。
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大力推进基础建设,就是要统筹区域发展,坚持建管并重,加快交通水利、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加快制定和完善“三个百里”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大区域规划,完善全市城镇规划体系,扎实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要围绕“建设新城、改造老城、提升东城、绿色绕城”要求,着力提升河西新城城市规划设计,实施城市“双修”;推进实施道路畅通、绿化、亮化、棚改、街巷改造等10大类119项城建项目,不断提升承载能力和城市品位;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全面整合执法队伍,创建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市容环境。要以创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目标,全力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开展国家级、省级示范县创建工作。要加速大水网骨干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县域小水网配套建设,提高跨河、跨区域调水能力。要全面提升供电能力和通讯能力,加快通讯网络建设,超前谋划布局5G基站,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持续发展之基。基础设施建设是打基础利长远的重要举措,是扩大投资、拉动增长的有效途径。我们一定要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为千万百姓计、为子孙后代谋,按照既定部署,横向上加强协调、形成合力,纵向上上下贯通、一抓到底,相信随着一批基础建设的相继落地,生机勃勃的临汾必将如虎添翼,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