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三产”强转型
——全面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系列评论之六
本网评论员
“三产”兴则产业兴,“三产”强则转型成。今年我市将坚持在以下几方面狠下功夫: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全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推进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提升贡献率,推动高质量发展。
兴“三产”就要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按照全域旅游理念,在全市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办好一场盛会,实施两大工程,打造三大板块,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我市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办好一场盛会,就是办好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以“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优质旅游融合创新”为主题,突出“3+N”活动,“3”是办好“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推介会、山西省旅游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年会暨山西旅游创新才智峰会、山西文旅产业创新应用博览会3项省级会议;“N”是举办陶寺考古遗址发掘40周年国际论坛、大河文明国际旅游论坛、侯马盟书论坛等14项国家、省级重大活动及88项助力活动。实施两大工程,就是持续实施好平阳记忆、印象临汾两大文化工程。做好市博物馆展陈工作,唤醒城市记忆,彰显文化魅力。深入挖掘尧文化、晋文化、移民文化、商业文化、廉政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等特色文化元素,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重点打造尧庙-华门文旅融合示范区。打造三大板块,就是全力打造黄河、根祖、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推动旅游大开发。加快推进大槐树、壶口瀑布、云丘山国家5A级景区创建和人祖山、乾坤湾国家4A级景区创建,推动中镇霍山七里峪、曲沃晋国博物馆、尧都姑射山等一批景区提档升级。规划打造中线根祖文化游、东线太行山水游、西线黄河风情游等3条旅游精品线。加强基础建设,就是突出道路、厕所、停车场、旅游智慧平台、集散中心、景区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基础设施提标升级。重点推进沿黄扶贫旅游公路项目建设,建成沿黄一号旅游公路永和乾坤湾试验段。加快推进尧都仙洞沟、襄汾陶寺、安泽红叶岭等7条旅游公路建设。启动实施永和、乡宁、吉县壶口等通用机场建设。
兴“三产”就是要提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其中重要一环就是发展现代物流,全力打造中西部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充分发挥方略陆港集团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带动辐射作用,加快推进临汾晋南国际农产品、侯马振通电子商务、传化智联、兴荣物流等园区建设;还要发展现代金融,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基金,吸引更多的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落户临汾,支持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服务;要加快推进县级农村信用社改制,提升信息技术服务。积极推广“互联网+”,开展信息惠民,创建新型智慧城市,加快推广应用“平阳一卡通”。
兴“三产”就要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要发展家庭养老服务,积极培育一批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家庭养老服务企业,并积极引导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加快养老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推进侯马怡之福老年医养中心项目建设;要发展住宿餐饮服务,推进星级酒店提档升级,突出“温馨之旅”主题文化,加快推进金都花园、天鹅大酒店创建“五星级酒店”;要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侯马、古县、大宁等县市完成创建任务;要发展商贸流通业,围绕打造黄河金三角现代商贸中心,重点建设华夏国际商贸城、碧桂园城市综合体等项目;推进侯马、隰县、汾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推广隰县电商模式,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创机制,同时,以侯马市为试点,推进跨境电子商务。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既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各级各部门要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促进三产发展的协调机制,真正形成强大合力,加速建设富裕文明绿色幸福美丽新临汾。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