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将网约车安全整改进行到底

2018-09-17 17:45:1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据新华社报道,近期,网约车非法营运、顺风车恶性刑事案件屡有发生,交通运输部、公安部9月10日发出通知,自即日起至12月31日,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打击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的专项整治行动。安全专项工作检查组将陆续进驻多家网约车和顺风车平台公司,对其开展公共安全、运营安全和网络安全等专项检查。

  网约车本是“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事物,也是出租车行业经营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应该说,网约车一经出现,立刻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其全新的打车方式、便利的出行服务以及强势的竞争力,也让网约车规模迅速发展壮大,众多资本和各路司机也闻风而动,纷纷加入到网约车、顺风车的行列中来。不过,俗话说得好,萝卜快了不洗泥。伴随网约车的爆发式增长,其中一些问题也接踵而至。近年来反映出的最突出问题是,由于一些不合资质的车辆和司机加盟,导致安全事故频发,从而引发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和批评。

  不难发现,虽然近些年,政府部门对网约车的监管已经有大量指导性政策。网约车企业也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有严格的人车加盟体系,对合作车辆要进行合规检查,并且利用技术手段在部分城市加载智能硬件,对司机的酒驾、超速、轧线等行为实时监控。但并没有百分之百保证网约车的合规性,企业内部各种严格的流程、培训也没有打造出让消费者放心的乘坐环境。加之目前对网约车平台的身份和责任定位不够明确,遇到不大的问题,消费者习惯私了或者“算了”。遇到大的问题,往往也止于就事论事,个案处理,治标不治本,这使得网约车乱象尾大不掉,极致发生恶性事件。

  消除网约车乱象,不仅事关乘客权益,事关行业发展,同时也检验相关部门的智慧和能力。多部门采取联合检查的方式,剑指网约车、顺风车存在的安全问题,充分体现了职能部门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网约车安全运行的积极作为,值得肯定。特别是要求在网约车派单前,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来对司机进行审查,更是为网约车的安全运行加了一道安全锁,因为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动态审核司机的情况,并且全程跟踪监督,对于来路不明、滥竽充数的司机能够一眼识破,从而将安全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从这个层面上看,用人脸识别技术审查,让网约车派单更靠谱,相信派出的每一辆网约车都会牢牢掌控在监管的视野和范围之内。

    记者 李媛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