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19年元旦已过去9天,我想问读者一个问题,你们是怎样度过跨年夜的?
跨年夜,作为岁末年初收视争夺战的重要一环,不少卫视纷纷摩拳擦掌、全副武装,推出明星跨年演唱会等娱乐节目。但是,也有卫视不按套路出牌,给不爱追星且对歌舞节目审美疲劳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跨年娱乐方式,而且还很有营养。
关注深圳卫视的跨年演讲是一个偶然。2017年元旦前夜,我从其他卫视的歌舞节目中“挣脱”出来,无意间翻到了深圳卫视,看到了主题为《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主讲人微胖可亲的形象及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及释放的大容量信息顿时吸引了我。那一刻,我坚定地锁定了这场知识跨年盛宴。
这个选择,我坚持了3年。
今年演讲的主题是“小趋势”。主讲人通过移动支付和猫砂的发明告诉人们,一张通票吃遍天的潮流结束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的机会就是把控住小趋势,然后把它变成改变自己命运的一部分。要想抓住小趋势,人们更应该分清什么能够穿越时间,什么会被时间过滤,前者坚守,后者翻篇,挣脱眼前的利弊,选择对自己更有价值、真正重要的事情。人们改变命运的力量从哪里来,那就是首先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信赖和托付的人,人与人之间会建立起直接的感知和判断,然后用这张信用网络,将周边的资源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互联互动的信用体系,助力自我发展和成功。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在想,明年我要做些什么,要怎样开拓自己的工作领域,怎样让自己过得更好。这样的跨年演讲,会在某一个点上触发我的思维,从而展开一场“头脑风暴”。例如,演讲还有一个重要观点:所谓的伟大,有时候就是普通人在长期主义的复利下,将努力积累成奇迹。2019年是我从事新闻工作的第18个年头,心头也常有倦怠情绪,还需戒骄戒躁,持之以恒,创新思维,向既定目标一步步迈进。
我喜欢这个节目的宗旨:我们是知识服务者,我们服务那些有建设性的人。学习型社会,“知识跨年”是趋势,“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理应成为我们的生活常态。郭璞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