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父母在,家就在”。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到春节,不论路多远、多难走,人们总要回家,和父母一起团聚,感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
然而,现实中,有的人虽然回到了父母身边,却很少与父母交流、很少陪父母。他们有的忙着与同学、朋友聚会;有的则低头刷微博、发朋友圈、抢微信红包。
殊不知,父母把儿女养大,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女们一个个长大,一个个从身边“飞”走,这时父母身边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自然会感到孤独和寂寞,更有一些老人需要面对“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凄凉晚景。
或许有人认为,只要回家过年,给父母吃好的、穿好的就行了;或许有人认为父母思想落后,不愿与父母进行交流。然而,作为儿女,我们要知道,父母为了不打搅孩子的学习、工作、生活,忍着孤独和寂寞,一年盼到头,就希望孩子能够在过春节时回到身边,多陪陪自己,哪怕多听上一句话、多看上孩子一眼。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经济上的赡养已不再是衡量子女孝与不孝的唯一标准,关心老人的精神生活、给老人带来健康快乐的心情已成为新一代孝道的标准。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就明确规定,赡养不仅包括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还包括精神上的慰藉和照顾。
曾子有云:“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在曾子看来,最基本的孝是物质上的奉养,而孝的最高境界,则是在言语、行为、内心等方面都做到尊敬老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中华儿女的情感和文化记忆。无论路再远、再曲折,儿女总要回到父母身边,团圆过年。这时,理应放下手机,少去聚会,在家多陪陪父母,多与父母说说话,把平时欠下的“亲情债”还上,让父母感到浓浓的暖意。我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禽兽尚知感恩,何况人乎?平时不在父母身边,更要趁春节回家多陪父母说说话,多听父母唠叨唠叨,让父母开心,让父母多享受一些天伦之乐。“人生易老天难老,岁月无情人有情”。愿天下的儿女们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春节多陪陪老人做起,真正让每位老人都能幸福地安享晚年。(高国春)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