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大力倡导乡村文明新风

2019-04-08 09:19: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如何把党的十九大对乡风文明的要求贯彻落实好、推动美丽乡村和农村文明建设再深入,关键要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切实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坚决革除农村陈规陋习。

  笔者在农村了解,发现农村社会风气整体状况良好,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少数农民参与各类封建迷信活动的问题依然存在;二是大操大办婚丧酒席盛行。尤其在农村家庭红白喜事上盲目攀比、摆阔充富,人情交往变得物质化、庸俗化。活着不孝、死了胡闹的现象严重存在。三是有的基层干部自身素质与现实所需不相适应,导致一些矛盾纠纷不能在萌芽状态得到解决,最后往往成了不堪设想的诸多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分析其成因在于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盲区。有的基层干部“重经济发展、轻精神文明建设”导致金钱崇拜,追求享乐、个人主义等多种价值观给农村社会风气带来负面影响。目前,农村的文化供给与百姓需求尚有一定差距,农村依然存在文化活动总量偏少,文化产品供不应求、供不适求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要强化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和管理。党委、政府尤其是乡镇党委,农村党支部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并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投入相应的资金、人力,采取种种有效措施,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要坚持价值引领,推进制度建设规范化。通过文明新风创建活动,将推进文明乡风的弘扬传播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环境卫生整治,加大对农村不良风气习俗的整治力度,组织村民群众对不文明行为和歪风邪气进行公开评议。以宣传栏、喇叭、文化活动室等为宣传阵地,大力提倡正确的消费观,树立健康高雅、节俭文明、红白喜事新办的理念。

  要坚持活动引领,推进文化服务经常化。要把农村文化活动室(文化礼堂)“动起来”“活起来”。广泛开展“一村一品”的农村品牌文化建设, 让基层百姓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分享者。在推进城乡文化融合中,坚持城乡一体,统筹文化供给,整体规划农村文化、文艺建设,不断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实现文化建设的全域覆盖、全员受益。

  要坚持道德引领,推进新风弘扬常态化。通过开展“最美”系列评选和“好人”“好公婆”“好媳妇”“孝老模范”,努力形成“弘扬最美”“学习最美、争当最美”的农村新风尚;推广一批优秀的家风典型,培育形成崇德向善的纯朴民风和厚道家风,用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感人故事,引导人们见贤思齐。(董三刚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