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有幸参加了一场属于“同学们的毕业典礼”。校长亲自为每一位学子颁发高中毕业证书,还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他写的诗《忘不了你们》。
这位校长说:作为校长,在颁发毕业证的过程中,我和学生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学生也借机表达了对学校培养的感恩之意。我把诗读给同学们,看到了他们眼里闪动的泪花,感受到浓浓的师生情谊。这样的毕业典礼,学生觉得特别有意义。
毕业典礼上,校长给每一位毕业生颁发毕业证,并给学生们读自己写的诗,这在高中学校还是鲜见的。事实上,高中三年,除个别优秀学生外,其他学生能直接接触到校长、与校长面对面、一对一交流的机会可谓少之又少,对校长的印象大多是集体活动上的讲话或者给优秀学生颁奖。教育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校长作为学校教育理念的提出者和践行者,给每一位毕业生颁发毕业证并为大家读诗,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同时,颁发证书过程中的面对面交流、握手、拍照,也饱含母校对学生的关心、祝福和期望。这一过程无疑给毕业典礼增添了温情和仪式感,让毕业典礼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流程,而是温暖的情感记忆,多年之后,依然打动人心。
当前学校的毕业典礼大都以领导讲话、学生代表讲话、教师代表讲话为主,形式单一,少有情感互动与交流,导致其教育意义有限,也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对于学生来说,毕业典礼最庄严、最有仪式感的时刻是上台从校长手中接过证书或和校长握手时的互动,再拍上一张合影,学生也就从典礼上的“看客”变成了“主角”,具有了与母校行为上和情感上的互动,这个典礼也就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毕业典礼,因而更值得珍藏与铭记。
从这个角度讲,给学生一个难忘的毕业典礼,这也是教育的要义所在。(郭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