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健康证”,对于从事餐饮行业的人而言并不陌生,因为这是从业经营的必备证件。对于一些外卖员而言,虽说获得“健康证”的过程并不复杂,相较于体检、领证所“耽搁”的时间与收入而言,花个几十、百余元弄个证着实“划算”。此外,由于外卖员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于“健康证”的理解往往会陷入“身体无痛无痒,说明很健康”的错误认识,故而根本没拿“健康证”当回事儿。
健康证证明的是受检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外卖行业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既是对消费者和社会负责,也是对从业者自身的健康安全负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从事食品饮水生产经营人员、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人员、化妆品生产人员等相关人员必须拥有健康证。
近年来,外卖“健康证”之所以乱象丛生,一方面是因为相关部门及行业监管存在缺失,对外卖员持证上岗的监督管理不够严格,相关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所致;另一方面虽然不少地方的疾控部门都开通了线上健康证查询系统,可以在输入姓名、身份证号或证件号的情况下进行核验,但对于各平台能否逐一核验,当前并无透明查询渠道和第三方监督机构,且各地对于外卖送餐人员是否必须持有健康证,目前相关法规没有明确统一规定。
为此,相关部门应及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外卖行业的监管,杜绝“健康证”乱象。对于外卖企业而言,则应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严把从业人员准入关,对应聘人员的各项信息进行严格审核,并在此基础上,对在职员工进行定期体检,确保所有从业者都能健康从业。作为外卖从业者,也应提高“健康”意识,明白“健康证”不只是从业“必备证”,更能及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持证上岗既是对消费者的负责,亦是对工作的尊重。(丁庆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