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两位老人冒雨来到广东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为自己已经故去的亲人胡志忠(化名)补交7524.81元医药费。6年前,身无分文的流浪汉胡志忠突发急病,被送到该家医院,医护人员对其进行了无偿救治并妥善照料。胡志忠离别时表示将尽己所能地还上欠款,6年后,他终于能如愿以偿。
假如胡志忠不偿还这笔医疗款,大概也没有人觉得有何不妥。这是因为像胡志忠这样的“三无”患者,拖欠医院的医疗费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有些医院根本就不会记下这笔账,或者即使记下,也只是作为申请救助资金的一个凭证,鲜有医院会向一名流浪汉追缴欠费。
近年来,讲诚信、重承诺的故事在全国不断涌现,诚信对他们来说,既是与他人的一份许诺,更是与良心的一个约定。但毋庸讳言,当前并非人人都能做到诚实守信,社会上的失信行为仍然存在——好友之间因为欠债不还反目成仇,有的人“挂账”大吃大喝后百般推诿拒不兑现,有人做生意亏欠后东躲西藏做“老赖”,有的无良商家制假造假欺骗消费者……不诚信现象不仅损害他人利益,同时也会坑害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影响了社会风气。
诚信如何不“流浪”?牢固树立诚信意识是根本,这需要每个人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到行动之中,决不能只停留于喊口号。但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既需要个人道德意识的提升,也离不开制度法规的约束,那些失信行为和失信人,理应受到惩戒,承担起相应后果。
诚信就像空气,用之不觉,失之难存,须臾不可离。无论回望历史,着眼当前,还是展望未来,诚信都是立身处世的准则。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让诚信理念深入人心,让诚信真正成为一种习惯,让诚信成为文明城市一道最美丽的风景。(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