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冬季别再是环保的“坎”

2019-08-07 09:23:58 来源:临汾新闻网

  冬季,每个生活在平阳大地上的人,都渴望享用清新的空气;每个有呼吸的生命,都会仰望天空睁大疑惑的眼睛;每个有责任心的环保工作者,都会背负着巨大压力与污染宣战!盼走冬天,惧怕冬天还会来!冬天是个坎,是人们都头疼的咒!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行动治理污染!”为了唤回头顶的这片蓝天白云,我们做出了巨大努力,甚至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黑鼻孔、黑眼圈的冬天已成为历史,但治污的压力丝毫没有减轻,全国空气质量排名我们仍然稳坐红椅。

  我是一个与环保专业和职业毫不搭边的庸人,信奉“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闲来无事,总爱思考一些愚笨的问题,最傻的问题是:真正弄清楚为什么污染这么严重?是谁制造了这么多源源不断的雾霾?治理的办法对症吗?我相信,专家和技术人员对这些简单的问题都门儿清。但除了运用天书般的术语外,对普通百姓来说,有没有更浅显易懂的道理,让人人形成共识,凝聚成治理的强大合力呢?

  放下高贵的身份,抛却权威的面纱,打通“最后一公里”。今天,可否做一次平等交流?循着愚笨的逻辑,拨开云雾,探索污染的“真相”呢?

  产业结构是污染的“生产制造车间”。对这一定论,笔者是持怀疑态度的。在环保的高压态势下,空中冒烟的、地下排水的企业都关闭了,连家用车都限制单双号了,为什么空气质量还没改善呢?排除个别胆大包天的违法违纪者外,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呢?别忘了,空气是流动的,尘埃是漂浮的,大气的污染物是长着“腿”的。若真是邻居家的烟顺风吹进咱家,即使拆了自家炉灶,又有何用?弄清了缘由,也就理清了责任。邻居家冒烟,让我家拆灶就没有道理了,我们也就可以避免再干“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傻事了。

  冬季气候是污染“压缩组装车间”。冬季是检验大气质量的“晴雨表”。冬季是沉重的,气压低、雨雪少,尘埃自由飞翔的能力减弱。这是地理常识,毋庸赘述。

  特殊地貌是污染“集中储存车间”。污染物为什么就特别青睐这片天地呢?我们艰辛努力的出发点就是为了送走这尊瘟神,而不是热情“留客”。但为何就事与愿违呢?反常的结果必有反常的因由。最具特殊性的矛头,自然指向——盆地。打个比方,若把冬季的气候形容为“锅盖”,那么,盆地就是聚拢杂物的“锅”。掀翻锅盖的主要办法是风。所以,才有“风吹大地现青天”的现象。

  “三大车间”谬论,谨为一家之言。若真的把准了病脉,离治愈还远么?至此,不妨再啰嗦几句,提几个小小的建议。

  政府:对症下药。特别是遇到极端天气,立即组建专门的综合执法队伍,公开向媒体发布应急措施和举报方式,广泛接受社会各方监督,快速反应,查实一处关停一处,变被动为主动,不授人以柄!

  专家:为“三大车间”找足充分的理论支撑依据,特别是能否测算出邻家烟尘飘来的总量,让广大环保工作者,能够放下包袱,轻松发力?

  媒体:开辟“治污大家谈”专栏,鼓励参与,集中智慧,也许“土方治百病”、高手在民间。(国文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