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学生心理安全了 校园才会安全

2019-11-27 09:19:27 来源:临汾新闻网

  几天前,笔者在参加我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举办的活动时,巧遇了一位精神科医生。他在工作之余自修了心理学方面的课程,他说,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提醒我们关注学生的心理安全,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他透露,前几年来精神科看病的十几岁的学生很少,而现在年轻学生却成了“常客”。很多父母亲领着孩子来看病时,都会说孩子原先的成绩如何好、得过什么奖励等等,但现在却患上了心理疾病。每当听到这些,他心里都很难受,因为这些父母根本不知道孩子正在承受着怎样的压力、遭受着怎样的煎熬。据他介绍,有几类学生易患心理疾病:一是成绩向来优秀、深得老师宠爱的或成绩特别差、常遭批评歧视的学生;二是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或说话狂妄、目空一切的学生;三是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或特别富裕的学生;四是父母感情长期不和以及单亲家庭的学生;五是身体有缺陷的学生;六是沉迷于网络、玄幻小说,与现实严重脱节的学生。另外,还有留守儿童(学生),身边没有大人的陪伴与关爱,心理和情感极易走向极端,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

  据了解,目前我市许多学校已经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了专业心理咨询师,针对广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但仅仅如此,学生的心理安全问题就能有效解决吗?

  这位医生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问题的出现甚至是家庭问题的直接表现和延续。因此,还应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开办家长课堂,提高家长这方面的素质,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这样才能够对中小学生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早发现、早治疗。此外,不妨建立“悄悄话信箱”或心理热线。 心理老师通过信箱和电话的启发引导,能够使学生愿意诉说心里不愉快的感受。学校还应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地开展各类课外心理训练活动,如针对特殊节点和学生的特殊要求,进行摆脱考试焦虑、改善人际关系、戒除网瘾等专项心理训练活动,让学生找到有效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健康乐观地应对一切挑战。

  总之一句话,学生的心理安全了,校园才会安全。(郭璞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