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首先要管好“钱袋子”。政府部门在资金使用方面应更加谨慎,要认真细致地研究各个投资领域,扶持一批改善民生、促进转型、生态环保的项目。要在办公设施建设、会议经费、购车用车经费等方面力求投入“零增长”,起到表率作用。我们提倡的是健康消费、理性消费,而不是奢侈浪费。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大头在基础设施建设,在广大农村,在有条件消费的市民那里。政府的大手大脚、奢侈浪费,在目前这样一个紧要时期绝对要不得。
扩大内需还要用好“钱袋子”。一方面是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基础设施需要建设、企业需要扶持、社会事业需要投入,花钱的地方变得更多,迫切需要政府勒紧腰带,把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经济建设,用于改善民生,这是政府能为扭转经济困局所做的直接贡献。人们期望通过政府用好“钱袋子”,看到政府带领大家共克时艰的一种果决态度、一种实际作为,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政府部门的执政能 力,必将激发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应对这场危机。
管好“钱袋”扩内需,是政府部门转变职能、提高管理水平的有利契机。面对这次危机,我们要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真正让老百姓的诉求有机会表达,让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维护。与此同时,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不能够打折扣。裤腰带勒紧了,服务质量就下来了,该办的事情不办了,就必将遭到群众的唾弃。即使是过“紧日子”,政府的资金使用相对来说还是要宽松得多,公务人员仍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好。
管好“钱袋”扩内需,政府部门财政支出应更加公开透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颁布,这是推动政府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杠杆。只要不涉密、不涉及公共安全,很多信息都应该对群众公开。我们的财政支出,一直在强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就应该让公众了解。财政支出的公开透明,既可以满足公众知情权,也可以推动财政预算和支出更加科学、合理。(锡刚)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不要匆忙给“禁改限”下定论
下一篇: 人民日报评论员: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