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张才村支部:“一村一品”刨出金疙瘩 鼓起钱袋子

2015-07-29 08:55: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鼓起村民钱袋子

——记古县岳阳镇张才村党支部

    临汾新闻网讯 张才村,一个位于古县县城东部的纯农业村,全村仅有128户人,耕地1358亩,村内没有任何工矿企业,是典型的纯农业村,多年来,村集体没有任何经济收入。这么一个没有“底子”的小山村,如何才能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成为摆在村党支部面前最棘手的问题。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党支部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为契机,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坚持“一村一品”产业规划和群众增收目标,加大“一村一品”产业开发,走上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终于将张才村建设为古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成为岳阳镇东山的一颗明珠。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开展以来,张才村党支部便把学习摆上了主要日程。村党支部书记胡双印感慨说:“不学习真的是赶不上潮流,创新思维打不开,没办法更好地开展工作。”如今,每月25日是全村21名党员的集中学习日,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学习逐渐提高了“两委”班子成员及党员素质。同时,支部班子始终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使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每年都要扎实开展“定查评”工作,结合本村实际,征求群众意见,圈定群众急切盼望的事情,每件事都明确具体责任人、完成时限,制定科学详细的解决措施,并定期对实事的进展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定圈定事项的顺利完成。

    “要在黄土坡上淘金”,这是张才村党支部一班人立下的雄心壮志。支部班子自上任伊始,就多次开会研究,多方征求意见,通过想方设法找致富项目,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由于张才村特殊的地理环境,党支部将核桃产业作为村民增收的长期发展目标。2013年全村共栽植核桃3万余株,修剪核桃5000余株,管护、刷白核桃1万余株。2014年3月,借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东风,张才村支部班子积极发动群众,成立了古县东盛垣种植专业合作社,选择无污染、无公害的田块120亩,选择抗热性强、夏季生长良好、色泽鲜红发亮、坐果性好、抗倒伏性强、抗病性强的优质朝天椒品种——红宝石进行林下种植。合作社成员在种植过程中不断学习摸索,收获了累累硕果。目前,总投资17万元的这一项目,亩产干椒约300公斤,总销售额达30余万元,项目的实施,不仅为全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改善了专业村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村级经济发展后劲,也稳步提高了农民收入,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014年10月份,村支部班子又积极争取市扶贫办精准扶贫项目,和帮扶单位(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互相沟通交流,经过多方努力,最终确定了“光伏发电”这一项目,在张才村建设100KW光伏发电站一座,该项目占地1700平方米,共投资98.5万元,年发电量15万度,年经济效益14万元,是一项具有明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项目,目前已投入运营。

    记者 杨琦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