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筑勘察设计院从300万元到1800万元的嬗变

2012-12-06 08:22:3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王隰斌 尹飞)两年之后,位于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河汾路,人们将看到一座高达108米的广奇财富中心拔地而起,该中心是目前已知的临汾最高建筑之一。该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建筑面积达10万余平方米,这项功能极为复杂的建筑是由我市建筑勘察设计院设计人员克服重重困难设计而成,将是一幢展示临汾风采的建筑业艺术品。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全国建筑市场前景一片大好,但是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却曾一度处于低谷状态。2009年,建筑设计甲级资质面临吊销,可谓致命一击。此时全院干部职工才有了真正的危机感,降级容易升级难’,为保资质全院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在院新任领导的引导下,仅用不到3年时间,全院发生了巨变。”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副院长刘晓光说。
    市建筑勘察设计院持续多年的年产值300万元左右在2010年增长至1000万元左右,2011年全院共签订合同额1520.6万元。2012年至今,全院年产值已完成1800余万,预计到年底,年产值将再次刷新纪录达至2000万元以上。这些直观的数字充分表明,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在不断阵痛中发生了质的嬗变。
    “等”与“找”的变化 增强了全院凝聚力
    设计院是老牌全民事业单位,虽然国家政策早已将该院列为自负盈亏经营性事业单位,但在建筑市场不断升温中,该院2010年上半年以前还是放不下“架子”,等人找上门来送“饭”吃。
    “在此之前,退休人员的工资发不了,有本事的人成了其他设计单位的‘香饽饽’,在册的注册建造师、注册工程师齐刷刷地退了下来,设计院降级‘危机’摆在大家面前。”市勘察设计院副书记任俊平说。
    困境面前,时任总工、设计一所所长石文宏一改往日工作方法,带领设计人员深入市场进行调查,深入一线找活儿干,派出人员到大专院校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解决人才断档问题,并做出了设计人才衔接的长远规划。
    近几年,市建筑勘察设计院的设计人员数量翻了一番,新增大学毕业生40余人,设计人员的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任俊平的2011年度工作总结中这样写道:2011年,我院新增大学生20人,特别是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招收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添补了我院10多年招不来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空白。”
    巨文俊是在建筑勘察设计院人才短缺的情况下被招收进去的,至今他仍然不忘当年石文宏手把手教他的情景。2007年,在申南凹煤矿联合建筑的设计时,由于时间紧迫,加之没有综合建筑设计的经验,年轻的巨文俊感觉“这是工作以来接触到的最难的项目”,但是在师傅一笔一划的耐心指导下,师徒二人加班熬夜一通宵,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此项目图纸设计。
    现在,全院干部职工都在“找活儿干”。巨文俊对建筑设计有了深刻的认识,即小项目大责任。小到一个旱厕的设计,各县城主要街道,小建筑、小景观,不管活儿大活儿小,都必须有人做,最重要的是努力要求自己,要做就必须做到最好,这是对别人负责,也是对单位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蜕变中的建筑勘察设计院重视新生代的培养,一些年轻的设计人员说的最多的就是老一辈设计师对他们细心、耐心地教导。
    “职工有了统一的目标,形成了集体凝聚力。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希望,大家的内心变得踏实了。”设计一所所长南昕荣说。
    创新让院里越变越好 越变越强
    “2006年开始,院里可以承接‘人防设计’项目,但只有设计一所可以接收这样的业务。通过引进人才、制度创新,现在全院5个所都可以接收这样的业务。目前院里又成立了技术科,负责图纸的审核审定,不合格的图纸坚决不能出院。”刘晓光说。
    近两年来,全院重视加强业务人员培训,考察学习的固定资金从原来的2%增加到3.5%。外派学习与日常内部培训相结合,通过对职工的思想作风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由此提高全体职工整体素质。同时,阅览室的新增图书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在阅览室工作了近30年的张朝晖表示,近几年阅览室的变化很大,除了硬件上的置换,库存量也越来越大,很多旧书被淘汰,新增图书550余册,2011年还被市住建局工会授予“职工书屋”匾牌。
    2010年,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完成了建筑甲级资质的换证工作。2011年9月恢复了城市规划丙级资质。2012年,院里制定出新的生产经营管理办法,明确职责,加强管理,通过不断完善内部机制,集聚全院整体优势,激励全院职工,抓住机遇,开拓市场。
    在不断创新的制度机制引领下,近两三年,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在规划编制、建筑设计、道路设计、景观设计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绩。设计人员精心设计的50多座公厕走向世界,2011年举办的世界厕所峰会上,两座公厕设计荣获大奖;乡宁县最高层建筑32层福居源大厦,功能极为复杂、目前我市最高建筑之一的广奇财富中心,这些由设计院潜心设计的优秀作品,见证了他们的嬗变。
    没有创新,设计便失去灵魂。
    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在经历多年阵痛后,全院上下凝聚力量,在不断创新中奋力向前,用更加优秀的设计蓝图描绘着新临汾。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