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数字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座城市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进行城市数字化建设。
今年3月份,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和我市市政府签订了数字临汾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共建共享合作协议,拉开了临汾数字城市建设的序幕,也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临汾数字城市未来的发展主线,一键式、物联网、虚拟同城化、一卡通等关键词勾画出了一幅数字临汾的宏图!
数字化:百姓享受新生活的开端
城市是广大市民生活的家园。随着数字城市工程的逐步推进,它将在临汾城市管理、政府决策和服务民生等方面必将发挥出其巨大的功效。
在政府决策上,临汾建设的政务信息网络,可以把“电子政府”建设由政府公务人员为中心转向以服务群众为中心。在城市管理上,临汾城区的数字城管可以解决城市管理这一难题,城市中的垃圾箱、电话亭、下水井盖都会有自己的身份证,而一个井盖从丢失到补装仅仅只需要半个小时。
目前,我市各部门都有自己的网站,通过流程再造,将各部门的流程统一到一个网络平台,就会形成“统一平台、集中监督、分级管理”政务网站新模式。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加快网络问政、政民互动步伐,推动建设“数字虚拟政务大厅”。实现政府窗口部门以信息化形式满足公众服务需求,实现从“一站式服务”向“一键式办公”的转变。电子政府的建立,可以利用网络这一信息平台,很好地做到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打造透明、阳光政府。
数字化: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服务百姓方面,数字城市可以推进城乡智能“一卡通”建设,率先在城市交通、公用事业缴费、医疗教育、金融保险、社保应用、社区服务等公众服务领域应用。同时,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难题,可以达到“三网合一”,并逐步扩大“多网合一”,实现公安交通、城市管理、环境监控、应急指挥等为一体的城市精细化、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如市民在家中网上就可以享用城市的监控视频,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临汾市哪个路段是否堵车。
通过强大的信息平台,可以形成临汾和洪洞、襄汾之间的交通、流通、融通,从而促进城乡规划、科学研发、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布局等事项,形成临汾、洪洞、襄汾的同城效应。
随着临汾“数字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手持一张智能卡,或拿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坐公交、交水电费、娱乐消费。还可以网上工作、购物、学习、医疗……“数字城市”的推进将提升我们整个城市的品质。
“数字临汾”是临汾市信息化的战略口号和奋斗目标,其核心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
值得注意的是,建设数字城市,关键是要实现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和公开、系统共建、业务协同。但是,要达到政府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的确不易,有些部门相对强势、独立,而且大家的观点和披露信息的方式都存在差异。对此,有专家指出,建设数字化城市的难题往往不在信息本身,而是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在2000年启动,但发展很不平衡,除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作为第一梯队独领风骚以外,全国有40多个城市启动和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工作。数字城市建设的推进程度,表面看是资金的投入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服务理念。因为只有站在执政为民的高度才能有效化解体制机制障碍、解决梗阻和重复建设问题,将一把手工程变成法治化的服务机制。对于临汾来说,“数字城市”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简单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产品的堆积。单纯地靠任何一个部门或行业的力量实现标准化是难以行得通的,政府必须实行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协调和管理,否则,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自行其是,势必造成网络分割、重复建设、资金分散和资源浪费。
机制与资金也是数字化城市建设不可回避的难题。同济大学的一位专家表示,城市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仅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才能保障数字化城市的长久发展。在欧洲,一些城市就在数字化建设中引入了合作伙伴,比如伦敦BT公司就介入了爱丁堡数字城市项目。
基于以上的问题,临汾在建设数字城市的进程中,必须做好统筹规划建设,以此带动全市信息化综合应用水平的提升,如数字城管、应急联动、城市一卡通、网上审批、智能交通等。同时还需要提高数字城市建设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使之相得益彰。鼓励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参与数字城市建设,提高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水平。最后,要做到实施建设项目统筹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提高数字城市建设效能。
信息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数字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建设进程需要依靠群体的智慧和力量。虽然临汾数字城市建设启动以来,建设资金已逐年到位,数字临汾正摄影像图已经完成,在数字强政、数字兴业和数字惠民上已经建成了一些项目,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只是万里长征中的一小步,今后的路还更长,任务也更艰巨。(杨剑青)
责任编辑:高卓然